第299章 一千万两白银平定陕西民乱,这买卖不亏(1 / 2)

“朕只需安安稳稳做好最大的股东,最大的董事长就可以。”</P>

看着倪元璐似懂非懂的样子,崇祯继续解释。</P>

“朕的皇家公司,只限于内廷和无官职的勋戚,商人可以入股。</P>

你们这些外廷在职的文臣武将,就不要想着入股了。</P>

不然就是公私不分不是?</P>

国家就乱了套了。</P>

倪爱卿觉得难以理解是正常的。</P>

因为朕的这套思维逻辑,不是出自儒家冀望于,依靠个人的道德情操去治理国家,也就是所谓的人治。</P>

而是更贴近人本性的,依靠利益捆绑,来管理公司。</P>

国家的日常事务,朕暂时不会动用,这套赤裸裸的利益捆绑方式。</P>

因为一个国家靠着这种方式,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P>

前阵子朕不惜自掏腰包,施行的养廉银制度。</P>

也算是对你们这些外臣的补贴。</P>

省得以后你们眼红,内廷和红顶商人的收益。</P>

为什么朕会厚此薄彼?</P>

原因很简单,朕可以毫不讳言地说。</P>

外廷名义上属于朕,可朕说的并不都算数。</P>

内廷才是真正属于朕的。</P>

大明皇家公司,以及大明皇家科学院,才是真正属于朕的。</P>

是朕试着在你们士大夫,不愿意寻摸的角落,找寻朕自己的施政方针以及和朕合拍的施政者。</P>

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

那都是千年来,你们这些儒臣给朕,这样的皇帝编造的谎言。”</P>

倪元璐听到这里,有点心胆俱裂,内心有种莫名的恐慌感。</P>

明明自己为官清廉如水,问心无愧,此刻却是不敢和崇祯对视。</P>

有些他不愿意多想的事实,被年轻的皇帝,用最直白的话。</P>

赤裸裸说的一清二楚,没有任何遮掩。</P>

他更恐惧的是崇祯皇帝的态度。</P>

说这些话的时候,崇祯皇帝的态度很平淡,就像是在说别人一样。</P>

仿佛文官的这套把戏,很是不值一提,对他这个皇帝没有丝毫的影响。</P>

崇祯皇帝正在用明朝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去摆脱文官设置在他身上的枷锁和限制。</P>

“陛下。</P>

臣万死不敢相信,陛下说的话。</P>

臣请陛下收回所说的话。</P>

这些话传到宫外,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引得君臣离心,动摇大明国本。</P>

臣一颗赤心只为陛下,只为大明,绝无一丝私心。</P>

臣相信还有很多的大臣,都是一样的心思······”</P>

倪元璐跪在地上,早已经泣不成声。</P>

崇祯皇帝的话,确实有点伤了这位翰林院编修的忠心。</P>

“倪爱卿,起来吧。</P>

朕的这些话,自然是只和你说说的。</P>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再有第三人知道。</P>

人性是复杂的,朕当然不是说你欺骗朕。</P>

那些人编织这样的谎言,有时候也是出于善意的。</P>

他们只不过想,设计一个合理平衡的政治生态结构。</P>

把太祖制定的全部权利,集于皇帝一身的极度中央集权制度,给分化一下。</P>

这样,即使是在位的皇帝再昏庸无道,整个大明也不会脱离正常的轨道。</P>

毕竟仁宣之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不靠谱。</P>

朕也能体谅历代内阁大臣的心思。</P>

都是一颗为国为公的心。</P>

谁都没有错,只是时代不同了。</P>

这些话,你会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