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集市(1 / 2)

康盈也有这种苦恼。</P>

主要是现在夏天,东西不宜久放。</P>

家里又没有冰箱,就算把东西买回去也吃不了多久。</P>

顶多放两三天,东西就馊了。</P>

康盈叹了一口气,眼不见心不烦,拉着好姐妹离开小食区域。</P>

“我们还是速战速决,买食材吧。”</P>

祁新柔也跟着叹气,“还有我的小鸡仔。”</P>

祁新柔对养小鸡仔有很深的怨念。</P>

缘由在于她家是城里的,加上家住空间不大的家属楼,从来没有养过鸡仔。</P>

小时候她见同学养了鸡,下了蛋,宰了又吃,羡慕得她眼泪从嘴角流下来。</P>

于是随军后,看到自家有一个大院子可以养鸡仔,祁新柔就一直念叨着。</P>

要不是之前舒楼没空陪她,她早就买了。</P>

两人蹦蹦跳跳离开小食区,往其他区域走去。</P>

他们最先来到的是农产品区。</P>

这个区域都是老乡们自家采摘,或者自家做的农产品。有自家晒的香菇菜干,自家做腊肠腊肉腊鸡腊鸭,还有海货。</P>

这里的海货特别多。</P>

有晒干的小虾米,大干虾,鱿鱼干,大鲍鱼等等,还便宜,不用票。</P>

康盈把能用上的品种都买了。</P>

香菇菜干,腊肠腊肉腊鸡腊鸭这些打算自己吃,也拿一些出来在大后天招待客人。</P>

干虾、鲍鱼这些海货,康盈打算寄一些给秦山村的徐奶奶。</P>

徐奶奶和秦书记一家,算是康盈来到这个年代对她最好的人了。</P>

虽然可能掺杂其他东西,不过康盈并不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P>

别人对她好,她就会百倍偿还。</P>

买完农产品,在离开的时候,康盈在一个小角落发现了茶叶。</P>

康盈才想起来,海省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好山又好水,特别适合种茶树。</P>

而茶,以五指山红茶为最。</P>

康盈前世来海省玩就带过这个特产回家。</P>

她在警局的师傅,就很喜欢喝海省的五指山红茶。</P>

康盈蹲在小摊位面前,问摊主:“我能看看吗?”</P>

“能的能的。”</P>

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P>

大概是常年在阳光下暴晒,皮肤很黑,满脸皱纹,头发花白。</P>

人有点局促,不过眼神很平和。</P>

他还特意拿出一个自制的竹勺子,从袋子里给康盈舀了一小勺上来,递给康盈看。</P>

老大爷面容慈祥,“你可以闻闻,这都是自家种晒的,泡出来的茶很香。”</P>

确实很香,不用泡,就这样放在鼻尖闻,就有一股浓郁的花果香气。</P>

这是五指山红茶独有的香味。</P>

康盈随意抖了抖,重新散落回袋子的五指山红茶,叶子鲜艳娇嫩,一看就是精心处理过。</P>

康盈问:“大爷,您这个怎么卖?”</P>

听到康盈要买,大爷立马打起精神。</P>

大爷其实很早就来了,但红茶不是必需品,尤其是这个年代,这个地方。</P>

家家户户都种上一两棵茶树,茶叶就更不值钱了。</P>

所以他来了这么久,也就康盈这一行人来他摊位查看询问。</P>

祁新柔见康盈要买茶叶,也跟着蹲下看。</P>

但她不懂这些,看了两眼就没看,盯着老大爷学别人讲价。</P>

“大爷,你这个要是便宜一点的话,我也拿一点。”</P>

祁新柔转头对康盈说,“我给我爸和舒楼他爸买点,他们都喜欢喝茶。”</P>

祁新柔和舒楼都是广省广市人,尤其喜欢喝茶文化。</P>

康盈点头,看着老大爷。</P>

祁新柔也看着大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