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载汲比载湉大得多,但是相处这段时间以来,载湉已经非常清楚,载汲的智商和知识远超自己无限多。</P>
所以,对于载汲的话,载湉称得上是言听计从。</P>
不用说别的,就说能制服大喜子这一件事儿,载湉就服了。</P>
只要听载汲的,大喜子就不会再找自己的麻烦,还要怎么?</P>
所以,载湉经常请载汲帮他分析问题。</P>
无意之间,载湉已经在把载汲当作自己的谋士来使用了。</P>
“载汲。按你的说法,除非朕成为像诸葛孔明那样才能使我黛青将来不至于落后于世界列强吗?可是为什么他们就可以获得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呢?人家又是怎么做的呢?”载湉感觉这太不可思议了。</P>
“陛下,知道为什么李师傅今天没回答你的问题吗?”</P>
“为什么?”</P>
“你提的前面的问题的时候,你觉得高兴吗?”</P>
“看上去,好像非常高兴的样子。”</P>
“没错,可是你提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变化?”</P>
“好像很为难的样子。”</P>
“不愧是皇上,果然明察秋毫。”载汲鼓掌称赞道:“所以啊,什么样的问题会令他感到为难呢?”</P>
“是他不知道的吗?”</P>
“以李师傅的个性,你还不了解吗?他平时遇到不能回答的问题的时候,会怎么说?”</P>
“这个,如果是其他师傅,往往会闪烁其词,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可是李师傅不是那样的,他一般会直接的说‘我不知道’或者‘我不能说。’”</P>
“没错,皇帝您说得太对了。可是这次他回答的是‘那就是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就是正如李师傅所言,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太大’,以至于他不能直接回答。”</P>
“而什么样的大问题,会让李师傅不能说或者不敢说呢?以我对李师傅的了解,李师傅虽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有一种话题,他是从来不会说的。那就是他从来不会在西洲文化与黛青文化之间做比较。对于是西洲文化好,还是黛青文化好,这种事儿,他是永远不提的。我试过好几次了,只要话题开始接近这个范畴,他百分之一百分转移。而且是硬转移,不留任何余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