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的清晨,张默然老先生坐着市政府专门派来的车到乡下去祭祖。付银纱书记告诉他,因为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将在晚些时候再去大张庄。这段日子以来,回乡的张默然老先生,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帮女儿蓉儿寻找一个男孩,但是在市公安局户政科和教育局的有关部门,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学籍卡,以及户籍档案。但是,并没有查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那个男孩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失踪了,哪里都没有他曾经留下的痕迹。</P>
蓉儿对此也是颇感失望,暗自悄悄地哭了几场。</P>
昨天,蓉儿去给老父亲买胡辣汤的时候,在马路上擦肩而过了一个人,看容貌和那个男孩极为的相似。但是,大街上人海茫茫,那个人转进了一个小巷,就没有踪影了。蓉儿怅然的离开时,并没有注意到有个人站在小巷口,看着她柔弱的背影,也流下了眼泪。</P>
小车很快就出了郑州市,驶上了去大张庄的路。张老先生看着熟悉的景象,心中再生感慨,离开了仅仅一年多,但是曾经凋零破败的城市和更加凄凉的村庄,现在好像是焕发了青春一样,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路边被积雪压弯了枝条的树木看着都是带着喜色,田野里不再荒芜,已经翻过的土地上,马上就要播种农作物了。这样的美丽光景,以前是根本没有的,所以现在怎么看都觉得明年又是丰收年。</P>
根据市政府安排,陪伴并主要是保护张老先生安全的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市公安局的小刘和市政府的小李。坐在宽敞的车子后座上,两个年轻人不断的向张老先生介绍着一年来郑州的变化。</P>
半小时后,车子已经走到了大张庄的路上。此时,村里的小路上已经熙熙攘攘的,比较热闹了,有村民开始给亲戚朋友拜年。司机很熟练的把车开到了张家祠堂前的场地上停下,村里的几个干部早就得到了通知,现在就等着他们。</P>
看到慢慢停下的车子,村长张志华赶紧上前几步,站在了车门前。小刘打开车门先下来,然后扶着张默然老先生也下了车。</P>
张志华立刻说道:“张老先生啊,您终于是回来了。还记得村东头的张黑子吗?您已经有七八年没回来了,当年您是一个开明人士,为咱们村做了不少的好事,村里人一直都惦记着您呢。”</P>
张志华身后的几个人也都齐声说着欢迎的话,听到消息的几十个村民也都过来,大家都想拉一下张默然老先生的手说几句。这个热烈的场景感动的张老先生流下了热泪,没想到他当年在村子里行的善,这些淳朴的人们都记得。一年多前,他瞒着村里人乘夜悄悄的回来了一次,是为了把带不走的家财埋在老宅里。所以,村里人已经七八年没见他回过老宅了。</P>
张默然老先生一鞠躬说道:“惭愧呀惭愧,老朽当年也是念着祖居于此,能为父老乡亲们尽绵薄之力做点事,实属份所当为,不敢有劳众位如此厚爱。看到你们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我是悔不该当年背井离乡的走啊!”</P>
紧紧的拉住张志华的手,老先生更是感慨万千,张志华的父亲张黑子,是一个到处打短工维持生活的穷苦农民,一年四季寻找生计。地里有活了他卖命的干,地里没活了只能忍饥挨饿,赶上荒年景时,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讨饭。在张老先生的印象里,张志华叫张小黑子,现在都有大名了,还是村长了。</P>
“这时代是变了啊!”张默然老先生说道,“我记得你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就再也没见过你了。这大名是你进了游击队后起的吧?”</P>
“是呀,我当年没大名,就叫个张小黑子,随着我爹张黑子叫的。后来,参加了游击队,我们政委给我起了这个张志华的名字。”张志华笑着说道,“小的时候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心思起名字。”</P>
张老先生连连点头,他是从这个村里出去的,因为喜欢做生意,并且精明能干而积累了人脉和资本,就把故居让人看着,他到郑州城里开起了工厂。但是,他也很关心村里的人,早些年自己常回来,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村民。后来生意上太忙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也让人带着东西回来,挨家挨户的发一些钱或者粮食。所以,他在家乡名声好,村里人一直也没有忘记他。</P>
张志华说道:“我们听说你要回乡祭祖,早几天就把祠堂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了,就等着你回来呢。咱们现在就进去吧,了却您的心愿。”</P>
张默然老先生面对祠堂正门,忽然肃立着,轻轻整理了自己的仪容,然后推开大门,迈开脚步走进去了。祠堂里经过清扫,非常的干净整洁。走过一小段青石路,一个五级的台阶,就看到了供奉祖宗牌位的黑漆色的一个大条桌。在桌子上摆放着十几个牌位,这都是为大张村做过贡献的人,或者在抗日战争中,走上战场杀过鬼子的人。这些人受到了全村人的景仰,经常会有人来上香,既有这些人的后人,也有其他村民,大家都是冲着这些人的功绩来的。</P>
张默然老先生站在台阶下,再一次认真的整理了自己的衣服,然后抬腿走了上去。所有人跟着他,一起慢慢的走到了大条桌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