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是谁打眼了?(2 / 2)

在瓷瓶的瓶身上,有淡淡的绿雾涌动,看来这东西十有八九是真品。</P>

李进也不客气,当即运转祖巫经,将瓷瓶之中的灵气吸收掉了。</P>

做完这些,李进便将手中的瓷瓶递还给钱福辛。</P>

钱福辛连忙示意道:“放桌上!”</P>

当李进按照指示放到桌上后,钱福辛才将瓷瓶拿了过去。</P>

从李进的举动,在座的人便看出他是古玩这一行的新手。</P>

徐长林解释道:“古玩行业有个讲究,便是不能手把手递东西,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故意摔坏手上的东西进行讹诈,‘碰瓷儿’便是这样衍生出来的。”</P>

李进点了点头,又学到了知识。</P>

钱福辛收起瓷瓶道:“大家都看过了,把结果写出来吧。”</P>

孙有光给大家发了纸和笔,需要各自将鉴定结果写在纸上。</P>

李进拿过笔,毫不犹豫的在白纸上写了‘真品’两个字。至于瓷瓶的年代和出处,他是一窍不通,好在大家只需要辩别真假就行。</P>

大家全都写好自己的鉴赏结论后,纷纷将纸上的字亮出来。</P>

所有人的结论出奇一致,都写的是真品,连徐彩写的也是真品。</P>

白胡子老头阎继深作为鉴宝权威,最终发言道:“这是一件炉钧窑蒜头瓶,工艺精湛,釉面鲜亮,保存得比较好。总的来说,这款瓷器的鉴赏水准一般。”</P>

钱福辛拿出来这个蒜头瓶是个开胃菜,没有出现任何分歧。</P>

之后,孙有光也将自己的藏品拿了出来,是一幅字画。“大家来瞧瞧我这宝贝。”</P>

于是又开始传看。</P>

到了李进这里,他拿过来打开字画一瞧,是幅人物画,画中有一个戴着斗笠的老头坐在河边钓鱼,还有配文。</P>

让李进无语的是,这幅画没有任何落款,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作品。</P>

这该不会是张稿纸吧?</P>

孙有光也太损了,拿这么一幅没有落款的画来考较大家,存心是要让人出丑。</P>

李进对书画也不懂,自然看不出什么名堂,直接用透视眼查看。</P>

在这一幅老翁钓鱼图中,没有发现一丝灵气,李进不由感到一阵郁闷。</P>

也不知道是书画之中本身就没有灵气,还是这幅画是现代临摹品,不具有年代感,所以没有产生灵气。</P>

看完之后,李进便将字画放到了面前的茶桌上,让旁边的钱福辛拿取。</P>

待所有人都鉴赏完毕,字画重新回到孙有光手上,大家便动笔写下鉴赏结论。</P>

李进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在纸上写了个假字。</P>

当大家将写在纸上的结果亮出来后,发现有人写真也有人写假,这一轮瞬间就变得有意思起来。</P>

桌面上有三假三真,其中李进、徐彩和阎继深写的是假,而钱福辛、徐长林、张承贤三人则写的是真品。</P>

至于字画的拥有者孙有光,不需要动笔。</P>

这样的结果着实出人意料,也就是说,必然有三个人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