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珩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秦宛秋。</P>
“那你听命于谁?”</P>
他紧紧地盯着秦宛秋,问道。</P>
“有何不同?”</P>
秦宛秋的秋瞳中闪过一丝疑惑,在她的认知里,赢慕雪和赢华并没有区别。</P>
当然她也并不知道赢慕雪有称帝的想法,自然而然,她的主观意识上赢华的命令为优先选择服从。</P>
叶珩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他如今和秦宛秋不过第二见面,言语之间都充满了试探和戒备,有些话,还不是时候说。</P>
车外的一切映入眼帘。</P>
没想到短短几日之内,洛神郡内就有十几所私塾建立而起,</P>
私塾的建立正是《治国策》上的策略,此间私塾非私有,而是归洛神郡郡主(赢慕雪)所有。</P>
意图也很简单,使得知识普众化,只要孩子妙龄年满6岁,都可以前往私塾读书。</P>
至于资金来源,叶珩知道赢慕雪肯定有办法,他也在《治国策》上提到了几种快速敛财的方法:封赌场,拆青楼,宰富商……</P>
而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得罪某些人,他不在乎这些,他也知道赢慕雪不会在乎这些。</P>
“停!”</P>
叶珩呼喊道。</P>
一个急刹车,马车停了下来。</P>
秦宛秋看向叶珩,不知其要做什么。</P>
叶珩没有解释,而是缓步走出马车。</P>
一所私塾出现他的眼睛里。</P>
耳边传来学子朗朗读书声。</P>
双水朝宗气浩浩,</P>
诸生读书声琅琅。</P>
迈开脚步,他情不自禁地来到私塾窗口前。</P>
私塾的学子虽不多,却也有八人(孩童)。</P>
当他的目光移向讲台时,映入眼帘之人让他为之一振。</P>
身为读书人,叶珩自然好结交。</P>
身在潜龙郡时,因长相风流倜傥和家境落魄,被其他风流才子排挤,但有些才子却没有这些偏见,时常与叶珩探讨诗词歌赋,久而久之,叶珩也结交了不少同道中人。</P>
而讲台教书的先生:孟浩然,正是叶珩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P>
这……怎么会这样?</P>
孟浩然拄着拐杖,右脚残废,可依旧手捧圣贤之书,孜孜不倦地教导着底下的学子。</P>
眉宇之间少了一分骄傲,自信,多了一分忧愁,成熟。</P>
叶珩眼中难掩怜悯,震惊之色,往事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P>
他与孟浩然曾在客栈里谈论过各自的梦想。</P>
现如今,叶珩还十分深刻地记着好友孟浩然豪迈万丈,指点江山的画面。</P>
孟浩然与他不一样,他喜欢宁静,无争端,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孟浩然不同,孟浩然向往圣人,怀揣着圣人的梦想,而官途是孟浩然实现梦想的途径。</P>
也许是因为喝醉了,那年那月那日,那座普通的客栈里,孟浩然曾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对叶珩慷慨激昂道:</P>
我一定会实现的,今年的科举文状元必定是我,孟浩然。</P>
到时候,哥带你游遍山川大地,赏尽人间繁华。</P>
叶珩兄,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P>
背着行囊,壮志凌云的模样和桀骜不驯的身影,叶珩依稀记得。</P>
他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走进去,而是坐在窗口边上静静地聆听。</P>
身旁,紧随而来秦宛秋有些不解地看向私塾内,随后又收回目光,看向叶珩。</P>
“公子!认识那位先生?”</P>
秦宛秋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