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维也纳的预谋上
维也纳皇宫中,上帝加冕的最尊贵奥古斯都,伟大和平的皇帝,罗马帝国统治者弗朗茨二世,也就是外界俗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时正手握战报,满脸笑意。
神圣罗马帝国的定义其实是德意志人与罗马人的凯撒,凯撒也就是现在皇帝的意思,跟奥古斯都含义差不多。
最初的欧洲没有皇帝这个名词,后来罗马的凯撒和奥古斯都由于功绩太过辉煌,并且拥有了跟东方皇帝差不多的权力,渐渐地凯撒和奥古斯都就变成了欧洲人对皇帝的称呼。
在欧洲人的名词解释中,地位最高的本应是国王,奥古斯都或者凯撒的皇帝诠释,来自于欧洲人对曾经罗马时代辉煌的向往,所以变成了高于国王的皇帝专有名词,而不是单指罗马时代的凯撒大帝和奥古斯都大帝。
由此可见,欧洲人是一个多么逗比的民族。
明明是日耳曼等诸多蛮族联手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最后却怀念起罗马时代的荣光,曾经覆灭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蛮族的后代们,争先恐后的想要把罗马皇帝的头衔扣在自己的脑袋上……
就连斯拉夫人也不甘示弱,在东欧弄出来一个东正教,自封为罗马人的皇帝。
沙皇在拉丁语中,其实就是凯撒大皇帝的意思……
最初,俄罗斯人也称呼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为沙皇。
由此可见,欧洲所有关于皇帝的称呼,其实都源自于罗马时代。
“理查德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五万人打一万人,普鲁士王国却败得如此惨烈,真是丢光了霍亨索伦王朝的脸。”
弗朗茨二世心情愉悦的说道。
这一场胜利虽然没有将普鲁士王国的精锐一扫而空,但至少让勃兰登堡地区变得空虚,毕竟经历这么一场惨败,剩下的普鲁士溃兵就算重新组织起来,面对理查德的部队也会产生心理阴影。
就跟隔壁的远东大国明清交接时期,明军被清军打出心理阴影一个道理。
千万别小看一支军队被打垮精气神之后的战斗力下滑幅度。
当一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无敌神话建立起来后,接下来面对的敌人十分战力能发挥出三分就算很强的精锐了,甚至望风而降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明清战争的明军面对清军就是这个心态,所以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状态,始终无法反叛。
是军队力量不够么?
是财富不够么?
都不是,就是明军在战场上看见清军,气势上先弱了一等……
这种情况在清朝末年更常见。
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打清朝总是以少胜多,战损却寥寥无几,说白了就是因为清军被洋人打出心理阴影了,都觉得洋人不可战胜……
等到了清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清军又被日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以至于清日甲午战争打得时间越长,清军的表现越是拉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