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P>
世人皆知少年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勇冠三军,痛击匈奴,封狼居胥。</P>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南宋的着名抗金英雄岳飞,第一次上战场时也不过才二十岁。</P>
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少年时期便熟读各类军法,传言他生来就有神力,未满二十岁既能挽三百宋斤的弓,并且开八石腰弩。</P>
提及岳飞,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精忠报国!</P>
北宋末年,民不聊生,金朝一直对宋朝虎视眈眈,准备随时把宋朝这块肥肉啃下来。</P>
尽管宋朝为了守住局势一再放低底线,以各种赔款奉上,但野心被喂大的金人怎么可能还愿意放过宋朝这块肥肉?</P>
而宋朝身为泱泱大国,为什么面对金人却一再忍气吞声呢?</P>
这其中就关系到宋朝的开国史和宋朝的前朝史。</P>
在宋朝开国以前,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重武轻文,因此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前车之鉴再次发生,选择了重文轻武。</P>
鼓吹礼教,用文官压制武将,维持中央集权……这一系列操作将国家的内部稳定了下来,并且很大程度上制止了藩王割据的情况发生。</P>
因此,在宋朝的前期,皇帝的中央集权尚未完全稳固之时,重文轻武这一策略就是利大于弊的。</P>
但等到国家安定,皇权稳固之时,重文轻武显然就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对外稳定。</P>
重文轻武的后果就是泱泱大国无人能打,军队战斗力打周边的小国都够呛,更别提稍微厉害些的国家,宋朝简直毫无还手之力。</P>
为了防止军队的将领们拥兵自重,宋朝经常采用轮换制度,也就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P>
这也是宋朝明明拥有庞大的军队,战斗力却低到令人发指的原因。</P>
并且宋朝制度繁琐,将领们怕惹是生非,宁愿拖误战机,也不敢私自做主,更加致使宋朝军队呈不堪一击的局面。</P>
宋朝时期面临多个强敌,像契丹,女真,蒙古这三个兴起的民族出现,也就形成了辽,金,蒙元三大帝国与宋对立的局面。</P>
岳飞二十岁那年开始从军生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众,期间因父亲去世,岳飞辞军归家,后因生计艰难,岳飞又再次投戎。</P>
岳飞二十三岁那年,金国灭辽,将目标放在了宋的身上,宋原本想派兵与其对上,但最后自知打不过,还是选择了用割地赔款的条件求和。</P>
但等到第二年,也是就是岳飞二十四岁的时候,时任宋朝皇帝宋钦宗突然反悔割地,原本就想拿下宋的金军迅速派兵攻打太原,并且南下围困开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