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燕关大战,李宁兵败(2 / 2)

三国女谋士 若学 1004 字 11个月前

这是周灵芸第一次见到战争的情景,她不由觉得有些害怕。人命似乎在此时就如同不值钱一般,还未到半刻钟,数百条人命就没了。

恐惧,害怕,这已经不足以说明周灵芸此刻的心情。本来她以为她能够很快适应乱世的烽火燎原,没想到她还是错了,她作为地地道道和平年代的人,还是接受不了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的现象。

“少矣。”似乎是看出了周灵芸内心的恐惧,坐在推轮车上的诸葛亮便轻轻抚摸着周灵芸的小脑袋:“勿惧。”

“人之惧岂因一言而弃?”虽然有了诸葛亮的安慰让她的心情好了许多,但是那由心而发的恐惧感却无法磨灭。

“君之言甚佳。”诸葛亮当然是赞同周灵芸的这句话,作为一个人谁不怕死呢?怕死,难道就要怯战退后吗?不,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敢的人的战斗力往往比怯战之人高出数倍,这也就是为什么战国时期秦国的战斗力会远超山东六国,正是因为秦国之兵不惧死。

说实话,周灵芸这个表现也确实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周灵芸从未上过战场,有所恐惧也无可厚非。

“禀报军师,燕关第一道防线已破,折敌六百,自损八百。”传令兵前来,向诸葛亮汇报了军情。

“再战。”诸葛亮对这个战绩显然是不够满意的,用八百人换了对方六百人这也太不划算了,若是对方兵多将广,我军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诸葛亮甚至不禁想到,难道非要用那损招不可?可城中还有着数万百姓,此举显然不妥。

“军师,所思何事?”周灵芸并不懂兵法,所以她此时此刻并不明白诸葛亮在忧虑何事?

“燕关,三面环水。若引水入城,定可早定,奈何亮虑城中无辜之民之命?”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军事人才,此等计策对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不过所虑城中百姓的性命,所以他并没有实施。

“军师大仁之人。”周灵芸对诸葛亮感到佩服,愿意为了民众而放弃自己原来可以轻而易举夺城的方法。这样的人,如何不让人敬佩呢?

“禀军师,敌军第二道防线已破,敌折九百,吾损一千二。”传令兵也只好再次禀报了战况,尽管他觉得这个战情实在不尽理想,但是他也只能够如实汇报了,毕竟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并不想虚假情报。

“再战。”诸葛亮是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燕关既然如此难以攻克,折损了整整两千人马居然还没有拿下。

“李宁,真善兵之人也。”战争已经持续了半个时辰,李宁仅仅区区两千人居然支持了如此之久。

说实话,周灵芸真的很很佩服李宁。至少放在同样的位置,她是没有办法像李宁将军凝聚两千将士之心,与上万甲士相抗衡。

“禀军师,敌军第三道防线为吾军所破,擒敌之主将李宁。”传令兵终于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燕关终于被攻克了。

“吾心大安。”诸葛亮显得非常高兴,燕关总算拿下了,他与主公见面之日又进了一大步。

未待诸葛亮思虑好下一步的计划,两个士兵便一起把李宁押赴至此。

诸葛亮连忙替李宁将军松绑,问道:“李宁将军,汝今已败,肯降吾主刘皇叔乎?若降,吾主必以上卿之礼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