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乾隆纠结(2 / 2)

当即准备移驾京城城头,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P>

为什么百姓们可以为了两个区区的产业,就如此这般,都敢聚集到城墙下了。</P>

……</P>

京城宣德门高耸挺拔,挡住了从遥远的海平面冲过来的凛冬寒风,却也挡不住城墙下跪着的百姓们,为报社与纸坊求情的那颗炙热的心!</P>

忙忙碌碌一辈子,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本以为一辈子都将在饥饿与穷困中度过,直到饿了嘛的出现!</P>

饿了嘛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吃饱的希望,人活一辈子,如果能够品尝到肚滚圆,那也就死而无憾了。</P>

逮捕和珅,他们不关心。</P>

可查抄饿了嘛的背后产业,报社与鸽厂,那可是万万不能的。</P>

悲泣的民众吵杂的声音,因为城楼上的那一道黄色金撵戛然而止。</P>

黄色,象征着皇权。</P>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亲临。</P>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齐刷刷高呼万岁的声音,激荡在北京城。</P>

百姓们实在不知道,如今城墙上站着的是当朝太上皇,他们的乾隆皇帝,还是当朝嘉庆皇帝。</P>

一个个抬起头。</P>

朝着城墙上看过去。</P>

身着黄袍,佝偻着背的干瘦老头,脖系貂围,身披狐裘的注视着台下的他们。</P>

那双眸子,是那么的无力……</P>

身体是那么的苍老……</P>

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P>

这就是太上皇了,八十六岁的太上皇。</P>

苍老的像是一百岁了。</P>

不是传言都说太上皇八十多岁,却精神焕发的如同四五十岁之人的嘛。</P>

周围的寂静,让乾隆都感觉到了压抑。</P>

台下密密麻麻吗刚刚还叽叽喳喳吵吵嚷嚷的百姓,能够在见到他 这位皇帝的一刹那,变得鸦雀无声,足以说明,他这个皇帝在民众心中的份量。</P>

让他们退散回家,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况远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糟糕嘛。</P>

“咳咳~”</P>

乾隆喉咙发出剧烈的咳嗽。</P>

缓了半天,加上李玉公公在身后不停抚顺着其后背,这才稍有缓解。</P>

“百姓们,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