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义记下了上边的联系电话。</P>
在他值完一天一夜班又休息的时候,崔忠义拨了上边的联系电话。</P>
简单通话后,对方道:“如果你是骗子,最好掂量掂量。”</P>
“好!”</P>
崔忠义道。</P>
然后,双方约定了见面地点。</P>
和崔忠义见面的是个年轻又干练的男子,告诉崔忠义,是他的舅舅生了重病,国内外的医院都跑遍了,都治不住他那怪异的病。</P>
如今,就把希望寄托到民间偏方上。</P>
“我可以试试!只能是试试!”</P>
崔忠义能这么勇敢,是因为他想快点有一笔钱后,回到清池县去。</P>
那里是他的家,是他的根,南市再好,都和他没有多大关系。</P>
年轻男子对崔忠义一番考察后,带他去见舅舅谢元生。</P>
原来,谢元生是一位资产雄厚的大老板,产业遍布国内外,只可惜黄泉路上无老少,疾病面前不挑人,他得了一种奇怪又罕见的病。</P>
医生非但给这病起不了名字,而且用尽药物也不见丁点效果。</P>
谢元生只能回到家里,遍寻民间偏方。</P>
家大业大,儿子谢东,女儿谢笙又都不在身边,只有外甥周京伴在身侧,等着分羹他的巨额家产。</P>
崔忠义见到谢元生,发现他消瘦又衰弱,没一点活人的气息,很难想象他是一位拥有雄厚资产的大老板。</P>
崔忠义详问了他的病情,饮食,睡眠,排便情况,一一记到随身带的小本上,然后不卑不亢道:“谢老板,想必周先生已经告知过,我只能说试试,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能治好您的病。”</P>
谢元生点了点头。</P>
试也是死,不试也是死,试试总比不试强。</P>
万一试好了呢?</P>
“崔先生,你开个价吧。”</P>
谢元生看着崔忠义,等他开口。</P>
“治不好一分不要,治好三十万。”</P>
三十万是崔忠义心里一直过不去的一个梗。</P>
“崔先生,若你能治好我的病,任你开价!”</P>
谢元生之所以敢夸下海口,是因为他不相信他的病能治好。</P>
崔忠义笑笑,没再说话。</P>
回去后,崔忠义把心里藏的方子全部手写了出来,一一思考着,研究着,组合着,摒弃着。</P>
最后,他根据几个方子重新组合出了一个新方子,他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有效,但不会加重病情和吃出人命这两点,他能保证。</P>
这是他医治无效也能全身而退的退路。</P>
治不好别人的病不要紧,再把自己的命搭上去就是天下头号大冤种了。</P>
崔忠义亲自去药房配了药,让药房磨成粉,才交给了周京。</P>
“为什么磨成粉?中药不是熬的吗?”</P>
周京不解。</P>
崔忠义唇角勾笑,不置一词。</P>
谢元生开始服用崔忠义配好的药方,期待能有奇迹发生。</P>
可三天过去了,好像身体没有一点有起色的感觉。</P>
周京打电话给崔忠义,崔忠义让他继续服用够半个月再看。</P>
这天,崔忠义正在家休班,胡保安打电话让他过来顶个张良的班。</P>
“张良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