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盛国公府,盛明玉准备坐上马车的时候,只见国公府门前的牌坊前,有几个穿着不凡的男子正围着一个约摸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朝着国公府走去。
细细一看,盛明玉发现,被那群男子围中中间的男子,便是她的叔父,盛国公的当家老爷,官居一品的盛国公盛洛。
她与这位叔父只见过几面,没有过什么交谈。
但是她知道,她这位叔父盛洛,和她婶娘孙氏,是一个德行。
要不然盛洛也不会娶了像孙氏那样的人回来。
因着隔得远,宋锦并未听清他们在说着什么,只隐隐约约听见应该青衣男子说。
“江州柳州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朝廷准备派人下去赈灾。朝廷有意让盛国公担任赈灾使,随着京中的几位御史一同下去。”
不过她瞧见盛洛摇了摇头,显然是不愿去。
赈灾使是最得罪人的差事,因为朝廷拨下去的赈灾款项,在京中还是几万两银子,到了下面,真正到了地方衙门的手上,就变成了几千两银子。
这些赈灾款项,被下面的官员,逐级盘剥,到了地方官手里,不就只剩几千两银子了。仅凭几千两银子来赈灾,简直难上加难。
盛明玉想罢,上了马车之后,在车里暗自叹了几息。
这样的事情,不是她这样的小民能够管的,她还是管好自己,该怎么想办法赚钱吧
回到府里,安心给她准备了热水,洗漱一番后,又换了衣裳。
今日灶上伺候的厨娘告了假,明珏和她的晚饭,还没有着落,她打算亲自下厨,给明珏做一顿丰盛的晚饭。
住在她们家隔壁的杨家,可怜她们姐弟二人,每隔三五日,就会让人送些新鲜的蔬菜过来。
盛明玉去到门房,拿了杨家差人送过来的新鲜蔬菜后,就抱回了小厨房。
杨家今日送来的蔬菜有去了泥的藕段,新鲜的莲子菱角,几根葱,还有一条活鱼。
看着盆里正活蹦乱跳着的活鱼,宋锦想着今晚可以做一道鲤鱼汤,给明珏补补身子。
明珏这几日挑灯夜读,人都熬憔悴了不少,给他喝点鱼汤,也能给他补补脑。
做好了饭菜,盛明玉叫安心去请明珏来灶上用饭,原是要送去明珏屋里,给他自己吃的。
但想着叫明珏出来一趟,也能让他透透气,醒醒神,就让他来灶上用饭了。
用过晚饭后,盛明玉想要留明珏这小厨房里说上几句话,想要告知他今日在盛国公府发生的那些事,可还没等她开口,明珏便以功课繁重,先回了书房。
叫人收拾了碗筷,盛明玉出了小厨房,要往明珏所在的书房去的时候,门房这边就有人来报,说是隔壁的杨家太太过来了,有事想要和盛明玉商量。
让小厮把杨家太太请到前院的小花厅,盛明玉换下了那身满是油烟味的衣裳,又洗漱了一番,整了整发髻,才去了前院的小花厅。
因着这些年盛明玉辞退了很多丫鬟仆妇,前院的很多地方都闲置了,没人收拾,也就落了很多灰。
除却了待客的那间小花厅外,其他房间,都是上了锁闲置的。
“今日让人送来的那条活鱼,可新鲜”杨大太太笑着开了口,身后有一个婆子两个丫鬟伺候着。
杨大太太身边还坐着一个姑娘,是隔壁杨家的五姑娘,杨大太太的小女儿,杨月儿。
杨家老爷是御史台的御史,在朝廷之中,威望还是很大的。
“多谢夫人,那条鱼很新鲜,熬出来的鱼汤,也很鲜美。这些年多谢夫人对我们姐弟二人的帮助,若夫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中,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夫人。”
盛明玉看出来了,今日杨大太太上门来,像是有事想要求她帮忙。
听盛明玉这样说,杨大太太这才开了口。
“明玉姑娘,我今日之所以上门,的确是有事想要求明玉姑娘。我家月儿年纪也不小了,我想要请个教书先生回来,教她读书习字。可我找遍了整个东京城,也没找出一个女的教书先生。”
“知道明玉姑娘也能识文断字,我想要聘请明玉姑娘,到我府上,教小女识几个字,能看得懂文章写的是什么就行。”
杨大太太话罢,让身后的丫鬟,打开了她带来的一个匣子,只见匣子里放了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有一对水头不错的玉镯子。
“明玉姑娘,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你收下。”
原先她还想着,该怎么赚钱来供给明珏读书呢。
没成想杨家大太太竟把这个机会送了上来,请她去杨府教杨月儿读书习字。
她可以答应,只是她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日日都去杨府,教杨月儿读书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