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文星暗淡(1 / 2)

第四百八十五章:文星暗淡</P>

“这……。”</P>

陶凯面色有些发怵,心里头对晋王的这番言辞是震惊的无以复加。</P>

他站在中间,面对大家的眼神,心里的震撼久久无法消散,最终在思虑良久之后,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蔚然长叹一声,感慨道:“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老臣……不敢阻拦!”</P>

“只是,老臣希望殿下下决定之前,多想想我朝的万千学子!”</P>

朱棡刚要开口,却见陶凯身形陡然佝偻了下来。</P>

仿佛是泄了一口浊气。</P>

“老臣……,身子抱恙,还请陛下准许老臣……,致仕归养!”</P>

这一次,陶凯是真的心死了。</P>

就连朱元璋,似乎也找不到继续留下老陶的理由。</P>

孔府若是真的落得一个被流放的下场,那陶凯必然是要引咎归养的,继续顶着当朝大儒的名号在京师做官,这会让他陶凯落得一个欺师灭祖的名声。</P>

此时此刻,陶凯唯有归养,才算是能落得下一个好下场。</P>

陶凯的脸色惨白且苍老,老到如同一截枯木,干瘪又狰狞。</P>

朱标于心不忍,对于这位朝廷这么多年的礼部尚书,终究还是有些恻隐之心,如今看到陶凯这般模样,便还是上前道:“父皇,既然老大人身子抱恙,不如……。”</P>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拒绝。</P>

陶凯主动请辞,一是表示对朝廷流放孔府的不满,二是保全自身,虽然有几分我命不由我的憋屈,但这是陶凯最好的出路。</P>

“尚书陶凯,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P>

朱元璋淡然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场。</P>

那么淡然,却也那么无情。</P>

“尚书省……准备旨意。”朱元璋摆手道。</P>

胡惟庸心里微微有些冷汗。</P>

这就是天子。</P>

陶凯作为老臣,如今离去,朱元璋没有半点所谓的不舍,有的只是冰冷。在朱元璋的眼里,臣子就是臣子,永远不可能高于自己家人和百姓。</P>

“臣!”</P>

“叩谢……圣恩!”</P>

陶凯斩钉截铁,声音爆发出了十足的力量感,</P>

他长拜而下,以跪礼请辞。</P>

望向奉天殿那高大的殿宇,内心一时间竟是升起了好些解脱之感。</P>

“陛下!”</P>

陶凯抬头。</P>

正当人以为陶凯要搞事的时候,却见他从怀里掏出一本青皮书。</P>

朱元璋微微凝眉:“怎么了?”</P>

陶凯缓缓走到御前,道:“这是老臣为老臣的故里长潭所作的‘长潭八景记’,将故里八大奇景皆记叙在上面,老臣不求陛下能够念及老臣,只求……,留给陛下做个念想!老臣此去……。”</P>

说罢,陶凯长叹不休。</P>

将手里的青皮书放在御前的丹壁石上,陶凯起身告辞。</P>

朝廷的礼部尚书,江南文坛之首的陶凯,黯然的退出了朝堂。他年少成名,至正年间中乡试,任江西永丰教谕,因为其学识渊博,礼仪周全,颇负盛名,朱元璋慕名拜访,两人相谈甚欢,论进取之策,陶凯献策先取应天府,而后与群雄争霸。</P>

老臣还是有所功绩的。</P>

所以朱元璋虽然无情的看着他离开,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感叹。</P>

一阵风吹过校场,龙旗猎猎作响,众人的衣袍也微微起伏。</P>

“不用扁舟过远方,祗将蓑笠钓湖旁。”</P>

“斜风动处心仍静,细雨飘时趣亦长。”</P>

“渭水披纶称吕尚,富春隐迹有严光。”</P>

“晚来折取垂丝柳,穿个鲜鳞入醉乡。”</P>

太子朱标念道那本长潭八景记上的诗词,一时间心里怅然不已。</P>

冯胜双手垂立,见陶凯萧瑟的背影,不由得道:“这老家伙制定军礼,还有品官坟茔之制,还编写了元史,在文官那边,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P>

李文忠淡淡道:“上位没有夺了他的衔,这老东西偷着乐吧。人家就算是致仕也是翰林,回乡里也是德高望重的,与其感慨他,不如想想怎么把赵庸那家伙揍一顿。”</P>

郭英愣了下:“赵庸那厮咋地了?”</P>

后面点站着的临江侯身子有些抱恙,但还是坚持上朝,微微咳嗽了两声,道:“你还不知道?赵庸那厮拿着咱们的钱去高价收购纸钞,一贯三百钱买一贯钱的纸钞,就为了拿去银商行兑换。”</P>

“啊?那……那咋了?不是说要把银商行的钱给换完吗?”</P>

郭英愣住了。</P>

临江侯冷笑一下,道:“换完?”</P>

“昨天开始,那些个商贩就已经不再兑换银币了,全部拿着纸钞在走商!而且银商行还规定每天只兑换一万贯的银币,赵庸手里的纸钞,都特娘的贬值了!”</P>

赵庸换了接近十万贯的纸钞,现在只能一天天的瞪着拿纸钞去换成银钱。</P>

但,贬值啊。</P>

郭英气的脑子都充血了。</P>

“老子的钱!!”</P>

他投了一万两千贯,这特娘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这要是纳妾,他能纳特娘的一百个小妾!不!二百个!</P>

想到这里,郭英只觉得眼冒金光,浑身颤抖,到底是三十几岁的人,沉不住气,竟然号出来了一声。</P>

这一一声哀嚎出来,倒是一下子将正在沉默的百官给喊醒了。</P>

朱元璋也被这一嗓子给吼的愣了一下,随后怒斥道:“郭小二,你个孬子,干啥呢?”</P>

郭英脖子一缩,连忙道:“回上位……咱……,咱家里遭贼了。”</P>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郭英赶忙缩回去,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躲在人堆里不敢抬头。</P>

“行了,继续朝议!”</P>

朱元璋摆了摆手。</P>

不管大臣们抱着什么心情,什么心思,总之朝会还是要继续的。</P>

但实际上,这种大型朝会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大型朝会更多的是彰显皇家的规矩和排场,以及宣布一些已经谈妥的事情。</P>

不过这种大朝会还有一个用处,就是会见使者。</P>

那个胖乎乎的倭国使者听到大明皇帝的话,赶忙行礼道:“陛下,外臣此行前来,就是为了求取书本,为此,我国大王愿意献上三千斤白银,以及一百位本国贡女!”</P>

国朝之间,上贡一般是物品居多。</P>

但此时,这些倭人居然连女人都拿出来上贡了。当然,这不是没有先例,这个国家似乎一只都是这么让人恶心,早在公元五十七年汉朝的时候,就曾经给汉朝上贡过本国的貌美女子,后来甚至还献上美男,让当时的皇帝魏明帝哭笑不得。</P>

一瞬间,朱元璋的面色瞬间凝固了几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