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护财,砸锅(1 / 2)

第四百八十二章:护财,砸锅</P>

距离徐妙云生产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天。</P>

朱棡几乎是寸步不离,也终于是在第四天见到了徐妙云。</P>

徐妙云虽然虚弱,但还是坚持要看银商行的账册。</P>

“相比于前面刚开始兑换的三天,这几天的兑换比例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了,这两日加起来才兑换了不到七千贯。”</P>

徐妙云看着账本,眼神有些佩服的瞥了一眼朱棡。</P>

朱棡放下茶杯,走到床边握住徐妙云的手,将账本给取来放在一旁,柔声道:“刚坐月子,别盯着这些看,看多了头晕。”</P>

徐妙云娇嗔一声:“我哪有你想的那么弱不禁风,倒是你,父皇那一日跟你说让你去衙门当值,你想的如何了?”</P>

徐妙云的话让朱棡有些无奈:“你知道的,你夫君我闲云野鹤习惯了……。”</P>

“闲云野鹤?那些大臣可不这么看,现在都传晋王随心所欲惯了,性子野,做事也不计后果。”徐妙云摇头道。</P>

徐妙云的脸上稍显几分冷漠,声音冷冷的道:“大臣们整日不思为国出力,更不去想着如何报答君父的恩情,反倒是在挑理拣刺上面手法娴熟。”</P>

“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呗,你不要他们说他们就不说了?”朱棡笑了笑,将徐妙云的小手握在了掌心。</P>

徐妙云摇头:“不!咱们家是皇家,这样的话,将来对咱们不利。”</P>

“夫君,要么咱们抽身离去,回到封地安安心心的关起门过日子,要么……。”</P>

徐妙云目光直视朱棡的眼睛。</P>

她想要从自己丈夫的眼中看出他的回答。</P>

朱棡温和的一笑:“你忘了,那一次去庙里,我跟你说过,要创造一个安康和谐,少有所依,老有所养的世界,我可是跟你保证过的,要让咱们的百姓……,过得好,吃得饱,穿得暖……。”</P>

徐妙云的脸色有些呆愣。</P>

她似乎是想起了那一天的时光。</P>

小手微微抓紧了朱棡的手指,徐妙云郑重道。</P>

“不管夫君想做什么,妾身……都在夫君身旁。”</P>

说完,徐妙云目光一转。</P>

“夫君,妾身已经生产,宁国公小姐那里,妾身就自作主张给夫君张罗了。”</P>

朱棡心里咯噔一下。</P>

讪笑道:“这……好吗?”</P>

饶是朱棡心性已经磨炼的很好,却还是忍不住有些迟疑和忐忑,这可是纳妾啊,后世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被自己给体验到了!</P>

徐妙云转头,笑问道:“有什么不好呢?”</P>

朱棡忍不住伸手抱住徐妙云。</P>

或许这就是男人的本性吧。</P>

“妙云,我……。”</P>

“正是因为我等过,所以我不想她也等,你们之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若是没有缘分走不到这一步,既然有这样的缘分,就不要放开……。”徐妙云闭上眸子,伸手环抱朱棡的腰,紧紧的贴在朱棡的胸口。</P>

……</P>

京师浩浩荡荡的换钱大军还在继续。</P>

起初,大家都认为晋王这是亡羊补牢的行为。</P>

不光是赵庸他们那样想,就连京师之地大大小小的商人也是这么想的。</P>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P>

起初在纸钞推行的时候晋王还远在西北,所以这纸钞的主意肯定不是晋王出的,虽然这擦屁股的差事归了晋王,但也恰好说明晋王是被推出来担责弥补的。</P>

而纸钞推行是谁的主意,大家也都心照不宣。</P>

毕竟这可是大事,没有上面那位点头,谁敢贸然将纸钞的政策给推行出来,嫌活腻歪了?</P>

而随着前段时间百姓们对纸钞的埋怨声变大,或许是让朝廷有了警觉,这才让晋王来干这事,想要将朝廷钱币的声誉给找回来。</P>

晋王的法子就是以银币换纸钞。</P>

而这里面,有文章可做。</P>

赵庸联合廖永忠等勋贵换取了不少银币,并且由于纸钞的流通,他们在商队手里大量将纸钞运来银商行兑换银币,一把纸钞,兑换一车钱币。</P>

当然,银商行不可能全给银子,换取的钱币里面还是有不少数量的铜钱。</P>

“又是一万三千贯纸钞,你速速拿去银商行兑换!”</P>

强国商会的大厅里,赵庸兴致高昂的将手里的纸钞递给身边的老账房。</P>

老账房有些忧心,接过一箱子的纸钞,有些不安的问道:“老爷,这些纸钞可是咱们垫了不少自己钱收来的,这要是拿去换钱币……不是亏了吗?”</P>

赵庸摆手:“你懂个屁。”</P>

赵庸看了看四周,见厅里没人,这才咬牙道:“这纸钞之政,最好是不要实行!”</P>

这话吓得老账房脸色煞白。</P>

朝廷下旨通用纸钞,赵庸居然想要阻拦,这可是掉脑袋的事!</P>

“老……老爷……这……。”</P>

赵庸瞪了他一眼:“你怕个卵子,又没你事!”</P>

他站起身,负手道:“昨日太子跟咱商量过,太子还只当咱们跟晋王之间是斗气,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是斗气!这是护财。”</P>

“护财?”老账房不解的眨了眨眼睛。</P>

赵庸叹道:“各家公侯谁家地底下没个金库银库?里面可都是白花花的钱!要是纸钞通行,那咱们的钱可就掉价掉一半了!钱是命根子啊,平白无故折损一半,哪家能乐意?”</P>

钞币兼行的政策就是会拉低铜钱的购买力,大明缺铜,所以以往的铜钱值钱,一文钱就能买饼子。而这天下藏钱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这些官僚和贵族。</P>

大家都把钱藏起来,这样大家的钱都值钱。</P>

可要是铜钱烂市,那大家的钱也就不值钱,说不定十文钱才能买到一个饼。</P>

而纸钞政策就是一个道理。</P>

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P>

赵庸等人就是借着这个所谓的斗气,来压垮晋王的纸钞政策!</P>

同时,只要能够压垮银商行,还能将纸钞政策的失败找一个背锅的人。</P>

勋贵们不是没脑子,如赵庸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智计百出,又怎么可能是那种束手无策的人?</P>

赵庸以强国商会的名义广泛吸纳纸钞,然后在银商行兑换,明面上,还是为了纸钞政策出力。</P>

而现在,就要看兴国银商行还能坚持多久了。</P>

同时,政策的失败,这口锅,要看陛下丢给谁!</P>

兴国银商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