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回家了</P>
晌午时分,京师的第二道城郭外,也就是北边最靠近皇宫的城门口,太平门。</P>
浮屠营的将士们带着三百多骨灰返回京师。</P>
早在前年,太平门城门外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名为烈武祠。</P>
朱元璋亲自下旨为那战死的两百多浮屠营第一批骑兵修建祠堂,立碑刻文,让百姓供奉他们的牌位。</P>
这两年,烈武祠逐渐成为了太平门外的标志性建筑,香火鼎盛。</P>
如今,官兵们也是朝着烈武祠而去。</P>
道路两边站满了被强行留下来驻足观看的百姓,他们起初并不在意。不过是漠北一场千人级别战争的战败,根本影响不了大局。</P>
可后来,经由兵部的宣扬,居然将一场千人战争说成了是决定大明王朝兴盛的关键!</P>
这话说得……有错吗?</P>
其实并没错。</P>
只不过石青将此次战争的结果扭曲事实,说成了是战败!</P>
其实这场战斗到现在,并没有体现出战争实际上的价值。朱棡和马哈木在羊角峰一战之中双方都算是拼的头破血流,尽管朱棡是用一千多人和马哈木的一万多人打成了平手,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斗,可说到底,没有价值。</P>
漠北太远了!</P>
大明心有余力不足。</P>
打下来,并没有什么用处。</P>
就像是朱元璋操心的那样,打下来的地需要人去管理,大明又有多少个如晋王朱棡这样的人?人不够,钱不够,管的不好还容易赔钱。</P>
并且,石青有意没有去说明双方人数,只是说晋王在这一战之中和曹国公世子以及卫国公的小姐,明珠公主四人一起遇害。</P>
说的是遇害。</P>
而不是生死未卜。</P>
经由这么一说,一下子成了什么?成了晋王自大好战,率领军队战败于漠北,自己则是遇难。这么一说,百姓们一下子就有些接受不了了。</P>
古代的百姓是愚昧的,他们所想的朝廷应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这突然打了个败仗,一下子让他们的心里觉得有些无法接受。</P>
太平门外的太平大道左侧是玄武湖,在萧条的柳枝衬托下,一行官兵此时骑着马儿缓缓走来。</P>
领头的,正是浮屠营两位营长,赵武与盛庸。</P>
虽是晌午,可太平门外气氛凝重,现场怕是汇聚了有一两千个百姓在观看,他们有的脚底下放着扁担跟箩筐,有的背上背着孩子。</P>
但统一的,眼神都让人有些心碎。</P>
那是一种失望,一种有些冷漠的眼神。</P>
“嘎……嘎……嘎……。”</P>
一只黑漆漆的乌鸦在柳树指头发出难听的叫声,一时间让整个气氛更加降至冰点!</P>
他们真的是战败者吗?</P>
没有人去想这个问题。</P>
百姓,是盲从的。</P>
只需要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站出来大喊一声,便会有无数‘清醒者’以毕生的心力去追随。</P>
“他们不信我们。”</P>
这是赵武说的话。</P>
他的怀里抱着他的兄弟,他的好哥们的骨灰!他本该是大明的英雄,是天下的英雄!若是有人能够知道他在跳魂岗上那惊天动地的一仗,谁会质疑他?</P>
英雄,为何不能享受花与欢呼!</P>
为何仅仅是上位者的一句话,便可以否认一个将士用血与肉,信念与死亡换来的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