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类似不似撒?</P>
李景隆将毛衣拿起,这一件毛衣是最基础的款式,纯白加长袖圆领的款式。</P>
“这……嘶……,这毛毡为何如此……轻薄啊?”</P>
商人开始对着这件毛衣评头论足起来。</P>
商人的眼里都是商机,看到这件毛衣顿时来了兴致,一些坐在后面的也忍不住起身走过来,开始仔细的看了起来。</P>
“这哪是毛毡,看看,这分明是布!”</P>
“你家布庄的麻线这么粗?”</P>
“这是麻?你睁大狗眼睛好好瞅瞅这是不是麻。”</P>
“类似不似脑子漏闷忒啊?这昏明就似羊毛啦,林北早就看出来啦。”</P>
众人又是惊诧又是惊叹。</P>
“羊毛?闻闻,一点羊毛气味都没有。”</P>
“嘿,还真是羊毛,这是用羊毛捻的线,只是这种编制工法……真是奇了!”</P>
这时候,众人也将目光看向了李景隆。</P>
李景隆解释道:“不错,这确实是羊毛制作而成的毛衣。多的我李景隆就不多夸了,总之这衣服轻薄好上身,穿在身上御寒效果明显,不似皮子那般笨重,更没有锦袍那么厚。”</P>
“其优点便是美观,轻便。”</P>
有商人看出了其中有不小的商机,也点头道:“中原百姓最是虚荣,若是形成风尚,这毛衣也不愁卖。”</P>
“只是,成本如何?”商人问道。</P>
李景隆竖起一根大拇指。</P>
“一百钱!”</P>
这个价格也让这些商人们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一百钱买,拉到内地卖个四五百钱不是问题!只要有上层人士,如学子乡绅,官员富农这些人起带头作用,到时候也能发一笔横财。</P>
“其实这一次不光有这个生意,诸位其实也都看到了!这漠南之地如今已经尽是我大明领土,蒙古人也有十余万臣服于大明的王治之下!”</P>
“一座新的城市将会在这漠南之地拔地而起,商机与机遇无数。”</P>
李景隆领着众人走出军帐。</P>
站在这座军帐的门口,便可看到一望无际的营地!</P>
近三个月过去,这里已经有了水泥路,有了一排排简易的办公房!有用铁丝围起来的羊圈、牛圈、马圈。</P>
在营地的外围,便是一排排的临时工厂。</P>
加工食物,衣物,农具。</P>
俨然已经有了一座小城市的雏形。</P>
一些商人看到这景象,便脑子开始活跃起来。</P>
“若是在这开设几家饭馆,想来生意当是不错。”</P>
“诶,该建布庄才是。”</P>
“要我说啊,还的是车马行,这里距离关内三四百里,来往汉人想要通行,还是车马行经久不衰。”</P>
“为何不开设青楼?要我看还是青楼一本万利。”</P>
商人的歪脑筋不少,李景隆站在前面,淡淡道:“王爷特意交代了,尔等可以在此开设商铺,但是漠南行省的规矩不一样。”</P>
招商引资才是发展最快捷的道路。</P>
这是时代进步之中证明过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