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一条大河可以直通渤海,由于大同没有出海口,朱棡一直为出海口这事头疼,但现在朱棣马上上任大同,也解决了朱棡的难题。</P>
在后世,天津的渤海入海口本就是海运的关键海口,供应首都的资源,这段河只需要稍加清淤,就可以通航。</P>
想要实现通航,还有几个难题。</P>
第一,卖家或者买家。</P>
第二,船只,船员。</P>
第三,护航编队。</P>
前面两点还好解决,难在第三点!大明目前还没有称霸海域的能力,一旦海上运货遇到海盗,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P>
货物被劫还好说,要是沉入海底,那可就是船毁人亡。</P>
另一边,大军开始将这些草原人排成列,出发前往集宁。</P>
朱标不跟着去,他要即刻启程前往北平会见邓愈。</P>
“你做事不惜身,但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危,这两年苦了你在边境,等回了京,大哥给你接风洗尘。到时候你也安心就藩,过你的潇洒日子。”</P>
朱标有些感慨:“若是你肯留下来帮大哥就好了。”</P>
朱棡苦笑:“大哥,我留在朝中为难的是您跟父皇,我跟大臣们的看法相悖,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我认为不对。有时候我也真想把他们揍一顿。”</P>
朱标大笑:“揍一顿也好!有些大臣,确实是少了一些皮肉之苦。”</P>
说着,朱标脸色开始沉重起来:“不瞒你说,大明这才立国几年,就开始有贪赃枉法的事发生,官员们做事不尽力,不落实朝廷的政策,阳奉阴违。”</P>
“父皇常说,官员们就是吃得太饱,以至于忘了饿肚子的滋味。真到了哪天天下乱了,百姓们愤怒了,他们才知道悔之晚矣。”</P>
朱棡苦笑。</P>
“怕是到了那一天,他们就会反过来骂父皇是昏君了。”</P>
这就是读书人的聪明。</P>
调转枪头,以笔为枪,痛击前主。</P>
明末清初,多少汉人学子跪倒在了清人的脚下?</P>
清末,又有多少人跪倒在了洋人的脚下,大喊清政府无能。虽然的确如此,但这种噬主的行为,多少有些令人不齿。</P>
朱标点了点头。</P>
对于朱棡的话,也深以为然。</P>
“老四就在你这学一段时间,老五怕是二月份就到了。李景隆父皇也派给你了,老让他在老家瘫着也不是事,曹国公也愿意让他出来锻炼锻炼。”</P>
朱标走的很轻快,没说什么就离开了。</P>
只是朱棡也忘不了朱标那个眼神。</P>
充满了信任和诚恳。</P>
重生在朱家,真是件好事。</P>
看着朱标的仪仗朝着北平的方向而去,朱棡发出了一声长啸。</P>
……</P>
“公主……,大元真的就这么……没了吗?”乃儿不花神色复杂的看了眼站在山岗上的朱棡,就是这个人,一个人踩断了大元的国祚。</P>
海别看向朱棡的背影。</P>
当世男儿,何人又能出其左右?</P>
他智计百出,又深谋远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同时,却又将后事料理的干干净净!她的父亲虽被称之为奇男子,可真正面对朱棡,却好似并没有胜算。</P>
大元,或许真的,该亡了……。</P>
海别转头看了看后面的族人。</P>
发出一声轻叹。</P>
“狼庭无存,何以为国?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海别幽幽道。</P>
一缕风吹过她的脸颊,她无声的掉下一滴泪。</P>
若你我不是敌人,定然也不是这样的仇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