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依法论罪便是民心(2 / 2)

周通怕了,他大喊着。</P>

可于事无补。</P>

老朱的杀意已经弥漫开来。</P>

“都是咱的儿子,你是觉得咱的儿子会自相残杀?你个混账!”朱元璋呸的一声骂了出来。</P>

老朱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此事。</P>

如今儿子长大了,老朱也感受到了年龄的增加,对于孩子们的看法也是一天天的在变。</P>

以前打仗的时候,总希望自己离家远点,这样就能多打下一些土地,给儿孙们把田地给拿下来,给后世子孙一个活路和富贵。</P>

等到建都应天,老朱又希望自己多陪陪孩子们,大的几个小时候自己都不在身边,总觉得有些亏欠了他们,尤其是老大他们四个,生下来的那几年,自己都没怎么看过他们。</P>

但开国六年了,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P>

老朱的看法又变了。</P>

孩子大了,有能力去办自己的事了,不妨让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自己当爹的,在后面看着他们就行了。所幸孩子的能力上佳,打胜仗,还立下了大功劳。</P>

可就是这么大的功劳,为啥偏偏这些个大臣要咱的儿子去死?</P>

啊?</P>

“你们忠!”</P>

寂静的大殿内,响起朱元璋咬牙切齿的声音,他后槽牙都咯咯作响,阴沉道:“可你们别忘了,咱是皇帝!”</P>

“太子是咱的儿子,晋王也是咱的儿子,咱儿子的对错,那是咱的家事,轮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P>

“说咱的儿子不顾人情,自相残杀!呵呵哈……哈哈哈……,好啊,好!”朱元璋一拍龙案。</P>

“龙子龙孙,难道就没有兄弟之情?”</P>

“天家又如何,咱朱元璋的儿子,不是独夫,不是你们这群唯利是图的混账!”</P>

百官纷纷低头。</P>

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P>

朱元璋走下玉台,神情乖张,脸色带着嘲讽。</P>

他坚定的认为太子不是会动手处置自己亲弟弟的人!</P>

更坚定的认为,晋王杀班用吉绝对是应该的,而非大臣们所言的如此荒谬。</P>

“念!”</P>

“咱朱元璋把话放在这!若是太子执意要动晋王,咱就给班用吉正名,召回晋王。”</P>

“可是若是不是,那你们就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P>

王景弘赶忙上前来取过奏报。</P>

百官这时候心里都意识到,事情到此已经不是杀不杀班用吉了。</P>

变成了……太子到底是不是绝情之人。</P>

这转变的过程来的太快,实在是令人措手不及。</P>

王景弘取过奏报打开,开始念着奏报之上的内容。</P>

“儿臣日夜达旦赶赴太原,欲要询问三弟此事原由!赶到太原时,已是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城中看台更是人满为患,经过询问方知这些百姓皆是前来的穷苦百姓。”</P>

“班用吉所犯之十大罪行,皆为罪大恶极!其一,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民,私下勾结地方军阀世侯胁迫三弟回京。欲要打造属于他们私底下的‘封地’。”</P>

“其二,知法犯法,与商勾结。利用其家族势力与商人来往,囤货居奇,哄抬粮价之下令百姓无粮可买,叫苦不迭。”</P>

“其三,利用家族势力开设学院……。”</P>

……</P>

“班用吉被斩之时,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大喊‘大明万岁’,儿臣深为感触!目光所及,百姓欢呼雀跃,民心所向!不可阻挡。”</P>

“儿臣自问,读书之时时常不解民心为何物,如今方知,依法论罪,还民冤情,便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