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一向如此,便是对?</P>
朱棣的话,让朱元璋的胸口仿佛积压了一口郁气。</P>
汪广洋也愣在原地。</P>
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P>
朱元璋振聋发聩。</P>
喃喃道:“若是朝廷法度健全,官员人人清廉,百姓的冤屈得到声张,岂会有这般冤案?”</P>
想到这里,朱元璋转头看向了汪广洋。</P>
冷冷道:“诸位爱卿若是有时间在此纠结锦衣卫办案的规矩,不如替朕好好想想,如何健全大明的法度!”</P>
“就好比这签字画押一事,醉酒画押,或胁迫画押,到底算不算数!官府究竟受理还是不受理。”</P>
汪广洋错愕。</P>
下意识道:“陛下,签字画押一事一向无法有个准度,若是临时反悔……。”</P>
“一向如此,便是对?”朱元璋拍案怒吼。</P>
“那朝廷要你们何用?让你们当官,让你们位极人臣,就是为了听你们说一句一向如此,无能为力?”</P>
朱元璋冷笑一声:“老四,这案子继续查下去,咱倒要看看最后能查出哪些臭鱼烂虾!”</P>
“牵涉到的官员,轻者削官一级,保留原位,让刘伯温考核两年!重者罢官入狱,朕亲自发落。”</P>
朱棣点头:“是!”</P>
这件事说完了,汪广洋败的一塌糊涂。</P>
毫无疑问,如今朝廷的文官看不到半点崛起的希望!</P>
正在汪广洋失神发愣的时候,外面传来的急促的脚步声。</P>
“陛下,太原八百里加急!”</P>
王景弘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册子,急促的声音低沉的说道。</P>
朱棣下意识的跳了起来:“太原?快,快送进来!”</P>
众人也纷纷精神一振。</P>
朱元璋皱眉,一边接过册子,一边道:“太原出什么事了?老三怎么样?”</P>
打开册子,朱元璋快速的扫了一眼。</P>
只此一瞬间,朱棣就看到了亲爹眼里那滔天的杀气。</P>
诸位臣子也纷纷心头一惊。</P>
朱元璋冷笑一声,用冰冷的声音淡淡道:“大同府蔚州知州赵和,反了!”</P>
反了?</P>
朱棣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P>
“反了?”朱棣声音颤抖。</P>
朱元璋点头:“老三在大同罢免了几个官员,赵和便反了。”</P>
“他有多少兵他敢反?”朱棣此时是万般的不解,大明禁军近百万,全部掌握在大都督府,他赵和哪来的狗胆敢造反。</P>
“三千!”</P>
“三千?”朱棣声音都高了几度。</P>
杨宪,胡惟庸,汪广洋,段凯几人也愣住了。</P>
三千人造反?</P>
“父皇,儿臣愿领兵平叛!”朱棣眼睛有些兴奋。</P>
有仗大了。</P>
三哥,等我!</P>
大臣几个都凝眉起来。</P>
朱元璋面色板正,淡淡道:“你三哥已经带着四百浮屠营去了。”</P>
朱棣想哭。</P>
三哥,你又不带我。</P>
这话让大臣们一惊。</P>
朱棣反应过来,大喊道:“四百人?爹,我这就去大同!”</P>
朱棣转身就要出殿。</P>
脑子里想的是一定要把三哥安全的救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