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朱子大明!</P>
针落可闻。</P>
全场皆惊。</P>
小娃娃如此天真的一句话,却是在朱元璋的心窝子狠狠地扎了一刀。</P>
而且,还反复的搅了几下。</P>
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有一辈子的亲人。谁都有父母,谁都有亲人。生老病死无法违背,但是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人和亲人离开自己,与世长辞。</P>
可这个生死,若是意外,是天灾还好,可偏偏是被人所害,并且无处声张!眼睁睁的看着一家子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P>
这一刻,淮西勋贵们都觉得心虚不已。</P>
他们也占过良田,行过不法之事,但好在还算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知之明,没有像这些个开封的蠢货一样,目无王法。</P>
太子朱标也默然低头,眼眶滚烫,鼻头泛酸。</P>
自己这个太子,也没有做到位。</P>
自己还要再勤政一些,再敏锐一些,再仁善一些!</P>
决不可再让百姓遭受如此劫难了。</P>
“年年,不可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年年的父亲忐忑道。</P>
年年哭着走回了父亲的怀抱,嘴里还嚼着朱棣给的糕点。</P>
朱元璋缓缓起身。</P>
回头看了看背后跪着的文武百官,喃喃道:“这特娘的……,当得什么皇帝!”</P>
……</P>
人是用囚车拉来的,一辆囚车满满当当的装了十几个人,拉车的马都累得够呛。</P>
那些装在囚车里的人,有的互相叫骂着,有的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有的双目呆滞的看着外面那些百姓。</P>
囚车自御道而来,百姓们分列两侧,让开了一条宽敞的路。</P>
朱元璋于承天门下立了銮驾,禁军护卫两侧,所有官员全来观摩,就算是赋闲在家的,也必须前来!</P>
朱元璋下了死命令,徐达这种还在家待职的也一样来了承天门。</P>
承天门的校场从未如此热闹,以往这里都是禁区,寻常百姓根本无法靠近,如今朝廷特许百姓观摩,不到一个时辰,连街道两边的那些二楼屋檐上都站了不少人。</P>
‘哐哐哐!’</P>
突然,锣鼓声在人群中响起。</P>
只听有人以凤阳话开口大唱‘谦谦无余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P>
周围百姓纷纷动容。</P>
“贪官该死!”</P>
“下地狱吧!”</P>
“你们这些人渣,畜生!”</P>
“等死吧!”</P>
百姓们如滚烫的沸水一般爆发出惊天的怒吼。</P>
“还我三婶一家子的命!”人群里,有人扬起一桶刚刚从路边客栈拧下来的粪水,呼啦一下倾泻倒去。</P>
随后,便是漫天飞舞的各种杂物。</P>
砖头这些都是小儿科。</P>
甚至有人直接掏出了棍棒开始隔着囚车的缝隙抽打那些囚车里的人。</P>
囚车里,有妇孺,也有孩子。</P>
她们无助的抱团哭泣,昔日的尊荣华贵,嚣张跋扈,早已不见。</P>
陶谦在前面的囚车里,目光无神的看着街边那愤怒到了极致的百姓。此时此刻,再去追究他陶谦想什么,已经没有必要了。</P>
他是必死之人。</P>
人民的罪人。</P>
他的小舅子在旁边嚎啕大哭:“别打了,别打了……,我交出来,我不要了,让我回家……,让我回家……。娘啊,救我啊……,我不贪了……。”</P>
一旁陶谦的婆娘也是哭的撕心裂肺:“天啊,没天理了……。”</P>
这一次带来的,是主犯及其家眷,七百八十人。</P>
也就是朱棣第一次带回京城的人。</P>
还有五人,审讯的时候被生生打死了。</P>
缓缓的,承天门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