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岁大饥,人相食’</P>
殿内,气氛一下子有了些凝滞。</P>
朱元璋负手看着窗外的皇宫,眸子微眯,深邃不可查其中深意。但从他负手的左右手看,拇指食指轻捻,似有思量。</P>
张玉此时也额间淌汗,只觉喉头干燥,连吞咽都显得极为干涩刺痛。</P>
“宣太子吧!”朱元璋沉沉说道。</P>
王景弘躬身退出,奉命办事去了。</P>
“人,不能没了良心。”</P>
朱元璋突然说了一句。</P>
朱棡点头:“该杀!”</P>
一旁的朱棣也有些咬牙切齿的道:“这些个狗官真不是东西,为了钱,连特娘百姓救民的粮食都卖!”</P>
“这要是遇到灾年,整个开封府就乱了。”</P>
朱元璋的腮帮子动了动,但那张淡然的脸色还是看不出什么怒色。</P>
老朱,只有在遇到自己儿子的事情,还有百姓的安危时,才会有所动容。</P>
如贪官污吏这种事,老朱见得多了,早已是见怪不怪。</P>
朱元璋缓缓踱步,身形平稳且高大,马皇后给他纳的布鞋踩在御武殿的木地板上,轻巧无声。</P>
“老三,此事怎么办。”朱元璋道。</P>
朱棡错愕,这个话该自己答吗?</P>
他心有余悸,稍有错愕。</P>
但脑中兀自出现了铁铉的话语。</P>
身正,不怕影子斜。</P>
朱棡缓缓道:“杀!”</P>
“锦衣卫继续暗查,在今年新粮未入仓之前!将上上下下一根藤上的枝叶全给查的明明白白。”</P>
“一个陶谦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大案。并且,观其手法之专业和高明,绝不是第一次倒卖官粮。儿臣估计,整个开封府上上下下,都脱不了关系!”</P>
朱元璋有些意外的看了朱棡一眼。</P>
看着自己儿子刚毅,愤怒的脸色,朱元璋的心里有了一丝清明。</P>
老三,像咱!</P>
是个为家国天下的人。</P>
“然后呢?”朱元璋走到自己那把专属的躺椅上,坐了下来。</P>
“此案锦衣卫只适合查,但不适合办。这种大案,要办就要堂堂正正的办!督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省!不管是官还是商,谁犯了事就抓谁,谁牵连进来谁受刑。到了这个时候,唯有公正,公平,以绝对透明的姿态审问此案,才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雷厉风行!”</P>
朱元璋淡淡道:“没了?”</P>
朱棡犹豫了一下。</P>
“继续说!”</P>
朱棡深呼吸一口气,道:“从此案不难看出,各地衙门对关押在监牢之中的犯人做不到妥善管理,以至于让上面人巧立名目迫使犯人劳作。”</P>
“犯人虽有罪,但也是我大明百姓,不可轻言剥夺其生命!以劳代刑的方法虽可行,但绝不是为他人私利。不如在各地府衙建立国有工厂,让犯人通过加工一些简单的器具来达到以劳代刑的目的。”</P>
朱元璋还是没做评价。</P>
沉默了一会,大哥朱标到了。</P>
在听了朱元璋的复述之后,朱标轻笑了一声。</P>
“老三,你的处置有不妥之处。”朱标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