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朱元璋的犹豫</P>
但骂归骂,御史言官又不能都杀了。</P>
朱元璋面色沉沉,坐在椅子上看似沉吟,实则心思有些不定。</P>
这一点,从朱元璋不断变动的姿势就可以看得出来。</P>
一旁的太监王景弘有些无奈。</P>
“还没走?”</P>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P>
王景弘恭敬的点了点头:“还没。”</P>
这一下,老朱的脸色更为漆黑。</P>
“那就让他们在外面跪着!”朱元璋的心里有些不平衡。</P>
“他们喜欢跪,那就跪!咱的儿子出去打仗,他们倒吵起来了。”朱元璋瞪着眼睛,心中愤愤不平。</P>
他不平的原由在于,朱棡外出打仗,虽然有些莽撞,但说到底那是他朱元璋的儿子!难道不是他朱元璋最伤心?</P>
你们这群御史言官的来凑什么热闹。</P>
王景弘有些无奈道:“陛下,老奴冒昧,可那宋太史毕竟今年七十有三,这身子骨……。”</P>
宋濂的身子不好,这几年就已经走路都走不利索了,若是这么继续跪下去,怕是会跪出事来。</P>
朱元璋没有回答,只是梗着后槽牙咯吱咯吱响。</P>
他也在思索。</P>
宋濂是有功于大明的,而且有大功。</P>
很多条令,文书,在大明建立之初,都是宋濂一手主持,说他是大明建立之初的第一文臣,也没什么错处。</P>
这些年在大本堂教导皇子,也教导的不错。</P>
老三老四就很好嘛。</P>
不过主要还是咱老朱家的种好!生出来的儿子,除了个别不争气的,都是人中龙凤。</P>
朱元璋想到这,脸色缓和了不少。</P>
比起秦始皇,李世民,刘彻这些君王,咱老朱有一条就远超他们。</P>
那就是儿子!</P>
咱老朱的儿子,老大能干,贤德。</P>
老三老四也是人才,比起朝中肱骨之臣的能力也丝毫不差,烦恼啊,老朱的烦恼就是能用的儿子太多。</P>
想到这,朱棡摆了摆手:“让他们走吧!”</P>
王景弘点了点头,微微弓腰走了出去。</P>
他的出现也让那些御史言官的脸色越发不忿起来,王景弘出来,那就是朱元璋摆明了态度不接见他们。</P>
“几位大人,你们还是先走吧,改明儿等陛下心情好了,再来也不迟啊。”</P>
王景弘劝解道。</P>
跪在面前的参知汪广洋冷哼一声,道:“陛下若是不出来,咱就在这跪到底!”</P>
王景弘面露苦涩:“几位大人这是何必?陛下对于晋王殿下的处置是如何,也要等晋王殿下回来再说啊。”</P>
詹微正色道:“我等并不是要对晋王的处置,而是想要问问陛下,若是藩王尽是如此鲁莽行事,那我大明边境之稳固,岂不是成了空谈?”</P>
“老夫作为御史台御史,理当争谏!报大明国政之疏忽。”</P>
王景弘这时候也有点无奈了。</P>
看着一旁的宋濂道:“宋大人……。”</P>
宋濂脸色苍白的抬手:“老夫意已决,大伴无需多说!”</P>
明代文人的脑壳子,就是特娘的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