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魂兮归来,走马见芳菲!</P>
随着时间过去,两边的城门也开始汇聚起了人。</P>
百姓们在知道今日晋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将会归京之后,纷纷自发前来欢迎。</P>
“这晋王殿下可不得了了,这次可是头功。”</P>
“想都不敢想啊,带着五百人就敢冲几万人的阵营,一人一口唾沫都该淹死了。”</P>
“可不是!我刚听的时候还不信呢,我寻思着这五百人咋那么大的胆子,敢跟几万人打。后来我们邻居的儿子送回来家书,才知道事情都是真的。”</P>
“这么说,要是晋王殿下去就藩戍边,咱们大明边境岂不是再也没有祸乱了?”</P>
“对啊!晋王如此神勇,怕是草原人知道他在,再也不敢来冒犯边境了。”</P>
承天门的甬道之中,朱元璋也听到了这话。</P>
面色之中的喜色渐加。</P>
“到了!”</P>
“快看,是骑兵!”</P>
就在老朱心里乐滋滋的时候,前方有人大喊。</P>
刚刚还说这话的众人顿时聚精会神起来。</P>
纷纷抬头看去。</P>
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只骑兵,这骑兵就好像突然出现在那的一样。</P>
骑兵行进的速度很慢,可仔细看,就会发现步伐十分的稳健。</P>
稳健的有些不可思议。</P>
“这骑兵……。”朱元璋先行喃喃道。</P>
朱标也道:“这或许就是老三的浮屠营了,浮屠营如今只剩下一百二十多人,三百多人都战死了。”</P>
朱元璋微微张嘴。</P>
他粗糙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动容之色。</P>
骑兵人数不多,十几只旗帜飞扬在骑兵最前方,而置于最前的,是绣着一个‘明’字的大明龙旗。</P>
龙旗飞扬,如龙腾虎啸,猎猎作响。</P>
“好威猛的骑兵。”</P>
一旁的常茂也由衷发出赞叹。</P>
常升,常茂次子,他常年在京营任职,知兵懂兵。</P>
常升那刚毅的脸上有些震惊:“岂止是威猛,他们身上的战甲简直是神物!据说连那些元人引以为傲的弓箭都只能留下白印,根本奈何不了他们。”</P>
“而且仔细看,这些骑兵,都是右手持缰,他们用的是左手刀。”</P>
众人骇然。</P>
在这些天,他们早已听说过许多关于浮屠营的传说。</P>
只是心头一直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物,五百人冲锋一万人。</P>
如今到了他们近前,他们明白了为什么。</P>
“若是有这样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让我去跟扩廓的一万多亲兵碰一碰我也敢!”常升道。</P>
常茂瞪了他一眼:“陛下在这,胡说什么。”</P>
朱元璋转头道:“你弟弟说的没错,若是有三千个这样的骑兵,咱们大明或许在草原上再无敌手。”</P>
“常升,好好干,你小子将来要是能接过你爹的大旗,咱大明又会多出一员猛将!”</P>
常升脸色涨红:“陛下,小子一定勤练兵!”</P>
不多时,骑兵距离城门口不足三十丈。</P>
站在后面的李淑妃已经开始哭了起来。</P>
马皇后也是眼眶泛红。</P>
而在人群之中,有一个女人戴着斗笠静静地站在角落。</P>
“小姐,哪位是晋王殿下啊?”</P>
身边的丫鬟问道。</P>
女子身着一身翠绿长衫,素净的同时又显得优雅娴静,只听她轻声道:“我也不知道,待会就知道了。”</P>
百姓们赞扬声,夸赞声不绝于耳。</P>
喝彩声和叫好声更是震天。</P>
而就在骑兵到达城外一百多米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P>
两边的百姓纷纷不解。</P>
连带着那些嘈杂喝彩的声音都开始消散下来。</P>
过来一会,整个场面变得十分的安静,安静的有些诡异。</P>
只听到车马声而动,从骑兵后面有几人赶出来几驾马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