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项元镇病急乱投医,华郎中巧手解蛊毒(2 / 2)

水浒之狄家将 太玄岳 1570 字 7个月前

华阴本来就是云游四海的江湖大夫出身,至于他的医术,那也能说得过去,最重要的是因为他闯荡江湖的经历,所以让他的心理素质要比那“神医”安道全好的太多了。

更何况,有着“神医”安道全这个师兄说情,他华阴也确实愿意去。

于是乎,华阴就装作了一个江湖郎中,摇铃卖药,出现在了彭城附近,果不其然,就被项元镇派出寻找江湖郎中的士兵发现了,不由分说,直接给领回了彭城之中。

而华阴到了城里面才发现,他并不是第一个呗弄进城内的江湖郎中,恰恰相反,在他之前已经有过七个了,而且这七个里面,有三个下场非常不好,已经身首异处了。

第一个被拉去的那个江湖郎中,被士兵押走的时候就已经吓尿了裤子,见到了项元镇之后,直接成了一摊烂泥一般,根本都站不起来了,被项元镇拍人直接丢了出去。

第二个江湖郎中胆子就比较大了,下场也很惨,他属于是那种医术菜,但不自知,而且非常大胆的那种。

他给项元镇的建议是 这东西是毒痈,属于内热,身内有邪火所致,所以要把邪火排除去,怎么排呢?则是沥下,给项元镇开了泻药,让他泄邪火。

情况到了最后,必然是项元镇拉得都快虚脱了,可是满身的脓包大疮是好不了一丁点,项元镇因此是恼羞成怒,直接下令把那个江湖郎中拖出去砍了脑袋。

至于第三个江湖郎中,他比较聪明,在给项元镇诊治之前他事先已经听说了之前两个倒霉蛋的故事,所以他带着一包药,趁着看病的间隙自己服下了,随即就口吐白沫,抽风了,不过倒是因此保住了一条命。

第四个江湖郎中则是一本正经的说想要根治这些脓包大疮,只能把患处的皮肉割下来。

项元镇当时就怒了,古代不像现代那样科技发达,还能植皮,要是大面积的脱落皮肤,感染也死了,所以这个庸医大夫也布了前一个死人的后尘。

紧接着,项元镇又杀了一个,原因很简单,这哥们的方法更加简单粗暴,他提议用火把那些患处直接烧一遍,血肉模糊了之后就好了。

至于后面的两个游医郎中,则是完全的技术不行,无论说什么都拿不出办法来,项元镇也是非常无奈。

这下轮到了华阴,项老赛在华阴去之前还特意问了问,“你的医术究竟如何?如果是糊弄人的,就趁早离开,若是诊治不好,怕是你小命难保!”

“小人不敢夸下海口,但求一试。”

项老赛见华阴的气度也确实和前几个废物不太一样,于是就把他领去给项元镇看病了。

华阴把中医的四门基本功“望、闻、问、切”给做到了极致,先是看了看项元镇的患处情况,然后又取了他伤口上纱布沾染的脓液观察,又询问了一下项元镇身上的感受,又用了一些药物接触伤患之处查看反应,最后才得出了结论。

“这是中毒了,而且是蛊毒!”

华阴信誓旦旦的说道。

“蛊毒?是什么东西?”

项元镇和项飞面面相觑,并不知道蛊毒是什么含义。

但伍思静是湖南潭州人,他是听说过蛊毒的,便解释起来,“这蛊术自古在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后所生的飞蛾以及其他物质变质而滋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即“中蛊”。“中蛊”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

“那人明明是用毒火喷我,何来什么蛊毒之说?”

项元镇明显不信。

“这就要说到他的蛊毒是什么种类了,此乃苗疆之中最为厉害的金蚕蛊,相传用十二种有毒动物如蛇、蜈蚣等埋在十字路口,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天以后取出来,贮在香炉内,这就是金蚕蛊。据说这种蛊养成之曰,不畏火枪,最难除灭,你们说的人应该是把蛊毒混在火里了。”

华阴也是尤为惊叹,这金蚕蛊他以往也只见过一次,相传蜀中多蔷蛊.以金蚕为最,能战人之生,掇其魂而役以盗财帛,富则遗之,故有嫁金蚕之说。

民间传说,金蚕盅性喜洁净,凡养蛊人家家中尘埃绝无。金蚕是有灵魂的,它能帮主人害死仇敌,又能使养蛊人发财致富。

金蚕的害人是能使人中毒,胸腹搅痛,肿腹如瓮,七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