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望北城,众人是走路去的。</P>
这是两千年来的约定俗称。</P>
凡是参加乡试的儒生,都必须步行前往,不能骑马也不能坐车。</P>
其中的说法一是为了致敬夫子当年筚路蓝缕,为人族保留了一隅之地;再则也是为了整天读圣贤书的学生在踏入科场之前,见一见民间百态。</P>
所以这一路上,他们是逢村镇城市必入,不能图省心绕路而行。</P>
萃华池书院离望北城不算远,因此提前了小半个月出发,而那些偏僻的书院,更有提前两个月出发的。</P>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李流荧,一边跟着队伍,一边回头看向书院山门方向。</P>
在她旁边的石文山调侃道:“李姑娘,你这一步三回头,可是难以行路哦。”</P>
李流荧白了他一眼,皱眉低声道:“奇怪,这两个多月来,我怎么一直没有见到学兄人呢。”</P>
石文山也惊讶道:“你这么一说倒也是,似乎好久没有见过忘文兄了。”</P>
这段时间,他除了上课,就是在埋头苦读,连麻将都没有摸过了。</P>
李流荧嘟嘴道:“学兄真是的,我……们去参加乡试这么重要的时刻,他都不来送送我们。”</P>
石文山笑道:“忘文兄其人,高深不可琢磨,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P>
“认识你这么久了,就这句话你说得最好听。”李流荧看了眼石文山道,反正她现在听人夸关忘文比听人夸自己更开心,更舒服。</P>
石文山尴尬地摸摸下巴道:“石某说话一直不难听撒。”</P>
“切……”李流荧再送他一个白眼,“你可知黄字班的同学私下里都怎么称呼你的?”</P>
石文山好奇问道:“怎么称呼?是不是类似于暖心大师父之类的?”</P>
李流荧对这个毫无自知之明还十分自恋的大师父有些无语,她耷拉着眼皮道:“你长不得不美,想得倒是挺美的。”</P>
“额……难道不是?或者说是,学识渊博大师父?要么直接点,天才大师父?”</P>
“停停停,我听不下去了。”李流荧一手捂耳朵,一手抬起示意石文山住嘴。</P>
“李姑娘就不要吊我胃口了。”</P>
李流荧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在江南道霖安县城城北有一大湖否?”</P>
“嗯,这我自然知道,曰千山湖,以湖中有数百近千座山而得名。”</P>
“知道就好,那也应该听说过,其中有一座山,上面有无数毒蛇栖息。”</P>
石文山点头道:“没错,那处被世人成为毒蛇山。”</P>
李流荧笑着道:“好了,你已经知道了。”</P>
“什么知道了?”石文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P>
“你在同学中的外号啊?”</P>
李流荧看着石文山莫名其妙的样子,加重语气道:“毒,舌,山。”</P>
片刻后。</P>
石文山的声音划破天际:</P>
“啊呀呀呀,这群该死的混蛋小子,等我乡试回来,必定要罚他们抄上个几百遍夫子曰!”</P>
此时,他们离书院并不远,李流荧无比确定,黄字班的同学肯定听到了石文山这一嗓子。</P>
“哎……就是不知道学兄有没有听到……”</P>
李流荧不知道的是,她挂念的学兄,此时正很努力地想要将掉在地上的下巴安回去。</P>
他的声音不住颤抖:“这,这,这……这是什么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