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背后的众生相(下)(1 / 1)

大宋物语 边塞man 918 字 9个月前

当年娄子讲课,讲“王何必曰利”这一篇讲得格外生动,在现实中,友情要是依靠利益来维持,那终究是不会天长地久的。

曾经,那四个穷孩子,一起撺掇富家子弟请客吃饭,一起在撺掇富家子弟请客吃饭之后大快朵颐,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一起在背地里用恶毒的语言咒骂这个比他们有钱、有品位的富家子弟,一起排挤范仲淹,使得范仲淹不断被边缘化,由此可见,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妥妥帖帖的利益共同体。

但是,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是命运共同体,而且,他们没有一起拿奖学金,正是因为没有一起拿奖学金,准确的说,是三个人都拿到了,但是另外的一个人没有拿到,而且,不光没有拿到奖学金,还挂科两门,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忘了找老师划重点,抑或是还没来得及作弊?这些都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他失败了,另外三个人成功了。你可以看到成功的三个人张扬的笑,但你也许看不出失败的一个人莫名的痛。

《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篇讲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对于那个没拿到奖学金的那个穷孩子来说,这就是典型的不均,而他接下来的举动,会让所有既得利益者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因而,对于那四个穷孩子来说,不论是铁哥们,铜哥们,还是钛合金哥们,在奖学金所带来的利益与荣誉面前,都是一脚蹬。

三个得了奖学金的穷孩子在那一个没有得到奖学金的穷孩子面前不断炫耀,炫耀一次,愤怒藏在心里,炫耀两次,愤怒溢于言表,炫耀三次,愤怒终于爆发,但是,得了奖学金的穷孩子还在炫耀,于是,愤怒转化为报复的实际行动。

整人的人很多,很多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找寻自己微弱的存在感,但是,把人往死里整的人不多,为了整人,下一个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之决心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但是,没得到奖学金的穷孩子顾不上那么多了,他喊出自己嘹亮的口号:“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

他正大光明地向应天府书院教务处反应了情况,由此,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教学管理层不为人知,但底层学生人尽皆知的黑幕,主要概括为一下三点:

第一,绝大多数同学采取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去作弊,厕所,一度成为某些甚至是许多同学作弊的交易场所(这是我们当年年级主任薛主人在广播里的讲话)。

第二,特殊嘉奖也存在乱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买文章”,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其一,文章完全由别人代为书写。其二,文章虽然由自己书写,但是高价购买雕版,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缴纳高额版面费。

第三,有些奖学金涉及到优先补助并奖励家庭条件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但现实是,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例如范仲淹,一分钱也拿不到,当然,范仲淹也不想拿,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里不是特别困难的学生,却拿到钱大吃大喝。

黑幕一经捅出,舆论哗然。

过去四个穷孩子之间风平浪静,不起一丝丝涟漪与波澜,那不是因为他们关系铁,而是因为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平衡状态,比如说在嘲讽富家子弟这件事情上,他们枪口一致对外,而且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没有开撕,不开撕不要紧,一旦开撕,那就是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不共戴宇宙,因而这一次,那个没有得到奖学金的穷孩子非要把既得利益者往死里整,过去整富家子弟的时候,四个人还都是留有余地的,他们以为自己既打又拉的手段很高明,可以让富家子弟心甘情愿的一次又一次请客吃饭。可是,这一次整出来的事情可绝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这是利益的丧失者对所有既得利益者以及当前利益平衡的极大挑战。

经过教务处认真研究,严格审查,发现这位没拿奖学金的穷孩子举报完全属实,并且,教务处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凡是存在作弊行为的同学,已经发下的奖学金全部上交,为发下的奖学金停止发放。

皆不欢喜。而有些人对于这个举报人恨之入骨,尤其是那三个拿到奖学金的穷孩子。

宿舍内部,更准确的说是四个穷孩子内部,矛盾越来越激烈,甚至超过了他们共同的外部矛盾:对富家子弟的“围剿”和对范仲淹的排挤。

但是,那个富家子弟依旧不改自己的善良本性,还一心想着充当和事佬,想凭借一己之力调和穷孩子的内部矛盾。

当他正要走上前去调和矛盾时,范仲淹一把拉住他,阻止他,并且告诉他:“不要和稀泥,只是看戏。”

的的确确,范仲淹与富家子弟所看到的戏,没有一个比这现实中正在上演的好戏更精彩。而这部戏,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名字:奖学金背后的众生相。

那四个穷孩子自己闹,总比来找事让人心里觉得舒坦。不过,不久之后,穷孩子们不再排挤范仲淹,也不再“围剿”富家子弟了,也不再窝里斗。这倒是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更大的诱惑到来了,新闻上说,官家要驾临应天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