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学渣和考霸(四)(1 / 1)

大宋物语 边塞man 1270 字 9个月前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会试,这可就是中央一级的考试了,由皇帝派亲信大臣进行主考,主考官往往德高望重,资历很老,官位很高,而且会试规格非常之高,采取糊名誊录制,想作弊,几乎是门也没有,而恰恰是这个糊名誊录制度,流传到了今天。在这里我讲一个与我并且与糊名誊录制度有联系的小故事,读者会想,你能有什么与糊名誊录有关的故事,不就是普普通通一个考生吗?而且现在大部分试卷都用计算机去改卷了,根本就不会糊名。不过,我向读者朋友们保证故事的真实性,虽然其中有那么一点自夸的嫌疑,你们要忍一下,现在,且听我娓娓道来: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考试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什么计算机拍照,电脑改卷啊,还都没有兴起,计算机只能批改用2b铅笔作答的选择题。下面说重点。当时,一次很大型的考试,可能是九年级一次期中测试,试卷交上去,只糊名,不誊录。誊录是什么?就是另一个完全不知道你是谁的人,照着你的试卷,一笔一划,把你的试卷抄一遍,当然,有人会在旁边监督他,让他用最标准的字体去抄写。然而正是因为只是糊名,不去誊录,问题出现了。有个老师批改作文,发现这文章自迹娟秀,特别特别像是边塞an(本文作者,也就是我)写的,而且,老师继续往下看,发现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老师于是乎就呼朋引伴,让其他正在改卷的老师一起来看,来个“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他老师一看,也是赞不绝口,觉得这篇作文,特别适合作为范文,其中一个老师很激动,大声说:“这不就是那个周xx(我的真实姓保留了,名隐去了)写的嘛!”其他老师也觉得很好奇,也想开箱验取石榴裙,看看到底是不是我的。“可是,这是严肃的改卷活动,怎么能这样做?”一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可是,剩下的全部老师都特别好奇,很想立刻知道这张试卷到底是不是我的,这文章到底是不是我写的,以此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最终,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办法,老师们用小刀划开了密封线,一个老师很惊喜:“我们猜对了,就是那个周xx”,然后,他们集体给我的作文打了分,毋庸置疑,满分!

我讲这个故事,一方面是怀旧,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我不是好汉,所以要抚今追昔,自我表扬一下下,另一方面,讲了这么多,没有废话,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大宋,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考试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循环的概率是公平的,因为糊了名,所以改卷老师不知道这张试卷究竟是谁的,因为找了专门的人去誊录,因而改卷老师更加不知道这张试卷究竟是谁的。糊名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知道谁是谁,誊录的结果是,所有考卷的字迹看起来都一样,根本无法从字迹判断这张考卷究竟是谁在作答。在这里,我特别评论一句,书法不好的考生稍微有一点占便宜,但是,有一个前提,你要把字写清楚。我在这里要说,糊名誊录制度,是具有大宋特色的制度,基本上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到了明清,只糊名不誊录,因而写字不好的直接就被刷下来了,因而考生们都要去练习标准字体————馆阁体。

那么,如果在糊名誊录的制度之下,想猜一猜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也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不太好,而且很容易猜错,这个办法就是看文风,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欧阳修觉得自己批改的那张卷子怎么看都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为了躲避别人的口诛笔伐,给判了个第二名,结果一放榜,才知道,那是苏轼的杰作,欧阳修因此还愧疚了好久好久。

因此,我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仅仅是一家之言,读者姑且一看:宋代的科举,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是最公平的,没有之一,倒是与现在的高考在公平公开的程度上,有的一拼。

但是,这种制度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制度本身也有漏洞,只不过,比起唐朝考试还要行卷,不糊名,不誊录,甚至是还没考试就已经内定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实在是公平公正的多。至于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去作弊,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做不到,而懂的人往往能做到,因而,明代的作弊方法,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读《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九部,上面介绍的很详细,我在这里就不去越俎代庖了。在这里之所以不详细去写怎么在这种情况下舞弊是有原因的,纵观整个大宋,还真的没有太出名的科场作弊案件,没骗你,真的没有。如果有读者反驳我的观点,请拿出确凿证据,我们私聊,当然,野史记载的不算。

我们把目光再度回到柳三变童鞋的身上,柳三变同学就是在这个环节,一次一次的挂科,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落榜,注意,我这里没有用名落孙山这个词,那是因为,解名尽处是孙山,柳郎更在孙山外,他呀,根本就没在榜上。

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下,柳三变童鞋并没有怀疑自己,而是怀疑改卷老师,怀疑科举制度,怀疑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切,他满腹牢骚,很是无语:我这么满腹经纶,我这么才华横溢,那些考官真是有眼无珠,怎么就不录取我呢?再说了,万水千山总是情,给点分数行不行?在这里,我只是想说,你命苦,但是你不能怨governnt!因为,柳三变,你根本没有遇到小肚鸡肠的考官,更没有遇到为了表彰自己的政绩,对皇帝说“野无遗贤”,最后一个考生也没有录取的奸相————李林甫。

那么,问题来了,宋代科举那么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人作弊,也没有考官刻意看柳三变不顺眼(改卷的人也不知道这份答卷就是柳三变的),柳三变又觉得自己复习到位了,才华到位了,可是为什么他的知识转化不成生产力,真正体现在得分上面呢?

知识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要体现在分数上。要不然,你读了那么多书,基本上跟没有读是一个样。这句话出自我的恩师,我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娄子。这句话,他是对谁说的呢?没错,还是我,我到了高中就没有初中那么辉煌了,这正是辉煌之后的暗淡,所以我期待着把初中的辉煌重新来过,尽管到了现在,我都没有再度辉煌过。

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解决,最终我以山东省一万八千名的考试成绩(这成绩刚好挤进山东省的前百分之二),考入一所末流211,不再为自己粉饰了,是分数最低的211,我当时连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都考不上。

直到最近,我学习了心理学。这才明白,我和柳三变为什么会失败,而且不止一次失败。

首先说一句:能力、知识以及考场发挥是不能划等号的。

然后,能力按照其适应的活动范围,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问题就出在这上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