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作为大宋王朝最基层的一个教书先生,对自己的一个徒弟喜欢的不得了,他悄悄跑到当地(四川眉山青神县)的古刹中岩寺去许愿。他希望,自己的女儿王弗将来能嫁给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这个得意门生,正是日后大名鼎鼎、震惊文坛的大才子苏轼。
王方和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好朋友。《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大器晚成,文章老练,王方很是佩服,所以与苏洵开始了交往,苏洵在京城做官,没办法时时刻刻对苏轼进行言传身教,于是,就把苏轼托付给自己的朋友兼老乡王方代为照顾。王方无心做官,一心一意搞教育。在家乡眉山青神县开了一家书院,招收了当地许多青年才俊。而在这些青年才俊之中,苏轼是尖子中的尖子,论品德,可谓是高出众人;论才华,可谓是一骑绝尘。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整个书院成绩独占鳌头的大才子,却有一个非常好的性格,他温文尔雅,不迁怒,不贰过,脾气格外的好,而且,专心读书之时,谁也干扰不了他。王方逢人就夸苏轼的好,回到家之后面对自己的女儿,对苏轼更是不吝夸赞,久而久之,他的女儿王弗对苏轼暗生情愫。
要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刚开始讲也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从前,有个地方叫做眉山,眉山这地方有很多山,其中最有名的山叫做中岩山,中岩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面对中岩赤壁下的一泓绿水,这一泓绿水平静的如同半轮明月,他总想给这一泓绿水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可是,无奈自己的学识确实有限(只读过些许佛经),老和尚想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却又觉得不合适,正逢上前来许愿的基层人民教师王方,老和尚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王方,想让他发动他的学生们一起来起名,这样,这座寺庙如此便多了一个景点,将来也好吸引更多的游客。
王方对于老和尚的请求自然是不敢怠慢,以“美景应当有美名”,发起了一个起名大会,邀请了全县的许多文化名人以及他的全部学生参加。参与者贡献出许多名字。比如说,鱼池(这个很朴素,被否决了),绿池(相当于什么也没说),这是两个字的名字,然后,很多人起了三个字的名字,什么藏鱼池、飞鱼池、跃鱼池(都说海阔凭鱼跃,这名字还真有些味道)、翔鱼池(鱼翔浅底,也很形象,起得不错)。不过,在王方先生看来,这些名字,不是太过于雅致,就是太俗气(谁叫他的得意门生苏轼还没开口呢)。王方对于这些县里的文化名流以及他的学生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名字都不满意。
王方将期待的目光投向苏轼。苏轼抚掌,霎时,只见鱼跃于渊,岩穴中游动的鱼跳了出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皆若凌空飞翔,苏轼对王方说:这水中之鱼格外通人性,我拍手呼唤它们,它们便跳了出来。我看,应当把这一泓绿水叫做唤鱼池。王方立刻拍手叫绝,众人也是赞不绝口。正当大家高兴时,传来了一个锦上添花的消息:王方的女儿王弗也派自己的丫鬟送来了题名,与苏轼的题名一模一样。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缘分,有时候真的是妙不可言!有时候你羡慕的天作之合,正是人家的命中注定。
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此时,之前帮王方上香许愿的老和尚自然也不忘记撮合一下,王老师,看到了吗?缘分天注定,快让苏家人来提亲吧。
一阵欢声笑语。
王弗很早之前,就听父亲说起苏轼,说他聪明机智,说他腹中贮书一万卷,而苏轼又常常来到山水间读书,王弗便悄悄在一旁静静观察(男女授受不亲)。她发现,苏轼英姿飒爽,于是更加喜欢。
而今,苏轼的家里真的派人来提亲了。不过王弗转念又想,苏轼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注意,这是真的),苏轼又挤破了很多,于是他的脸上坑坑洼洼,要说相貌,苏轼还真不怎么样。不过王弗对苏轼已经是爱慕已久了,都到了要结婚的份上了,苏轼那么有才华,长相,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一切,仅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其实也不尽然,这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包办婚姻,如果说他们之间是自由恋爱,也没错。
王弗最喜欢飞来凤花,喜欢闻这种花的香味,喜欢收藏这种花。细心的苏轼,很快就发现了她的这一爱好。那天,苏轼来到老师王方家中,为他祝寿,苏轼发自内心的高兴,最终不胜酒力,醉倒在恩师(也就是后来的岳父)家中,睡到半夜起来,苏轼很想看看自己的未婚妻长什么样子,他怀揣着早早从山上采摘来的飞来凤花,此时还算新鲜,芳香扑鼻。他独自走到翠竹掩映的后院,蓦然回首,在那灯火阑珊处正是王弗的闺房!在小轩窗边,王弗此刻正在梳头(正是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场景)。
苏轼的心里唱起来歌: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眼睛,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山上的飞来凤,花开好美丽,我要摘一朵,亲手送给你。
苏轼快步走上前,把那一束芬芳扑鼻的飞来凤花轻轻抛向轩窗内的王弗,王弗接过花,放在胸前,细细地嗅着花的香味,那一刻,她心如鹿撞,那一刻,两颗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oh,y? love 咱们结婚吧。我想,在此时,王弗与苏轼都想对彼此说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