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商谈事宜(2 / 2)

在下崇祯 星辰晚 787 字 9个月前

朱由检没有立刻回答,但没有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P>

贺逢圣见状,接着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将谈判地点放于应天府。”</P>

“应天府是六朝古都,又是我大明南京,极尽天下繁华,无人不知。”</P>

“文人墨客、商旅行人,多汇集于此,且有南京京营坐镇。既有文人风雅,又有商业繁华,还有兵革之盛。”</P>

“应天府是南京,有行政官员,有留守勋贵,若是期间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反应。”</P>

“臣之愚见,将商谈地点定于南京,应当是合适的。”</P>

朱由检听着三人的叙述,从广州府,到杭州府,再到应天府,是一个比一个繁华,一个比一个地位高。</P>

这也正对应了三个人的身份,梁廷栋是礼部理藩司侍郎,他说的是广州府,周延儒是礼部尚书,他说的是杭州府,贺逢圣是分管礼部的大学士他说的是应天府。</P>

周延儒和梁廷栋作为下属,说的地方合适,但又不那么合适。</P>

很讲究呀。</P>

“那就依贺阁老所言,将商谈地点定于应天府。”</P>

“那些西洋人十分注重血统,瑞王是朕的叔叔,又是宗人府宗人令,就让瑞王代朕前去应天府,参与商谈,黔国公与贺阁老也一同前往应天府,主持商谈事宜,梁侍郎与南京镇守太监张彝宪陪同。”</P>

礼部尚书周延儒问道:“臣敢问陛下,那些西洋人皆在南洋,让他们前往应天府,是走海路至江苏松江府,而后沿长江再至应天府,还是从广东登陆,走陆路至应天府?”</P>

朱由检略做思考,“先让那些西洋人在广东验明身份,走海路至江苏松江府,再次验明身份,而后挑选精兵,武装护送他们至应天府。”</P>

“等到了应天府,不用急着商谈,先让平北伯孙应元带兵操练起来。”</P>

“言语压君子,衣冠镇小人。既要让那些西洋人见识我大明的繁华,又要让他们见识我大明的军威。”</P>

“免得那些井底之蛙,再有些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P>

“还有一点要切记,想方设法的为国库增收,包括但不限于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