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P>
乾清宫。</P>
分管户部的内阁大学士毕自严,带着户部的一干人等,户部尚书程国祥,银行侍郎张秉文,仓场侍郎侯恂,财政司侍郎周士朴,盐铁司侍郎张至发,农业司侍郎钱谦益,民政司侍郎杨鹤,来到乾清宫面圣。</P>
原本分管户部的大学士郭允厚告老还乡,一来他确实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二来,清查田亩阻力很大,很多人都上疏弹劾他这个分管户部的大学士,他也就趁势急流勇退,同时也算是朝廷给了那些人一个交代。</P>
郭允厚一退,户部尚书毕自严顺势入阁,成为分管户部的大学士。</P>
随着户部的摊子越铺越大,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户部的这几位侍郎,还有其他衙门有资历的官员,纷纷开始活动,想要上位户部尚书。</P>
其中,尤以钱谦益为最。</P>
他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原来的东林党人以及自己的门人弟子,为自己造势。</P>
朱由检自然是不可能让钱谦益如愿,他顺势调整了了一下户部的官职,将几位侍郎分管的司换了一下,如今在清查田亩,朱由检就把钱谦益安排到农业司侍郎的位置上。</P>
而户部尚书的人选,也确实是在户部侍郎中挑选的,不过,不是从京师的户部侍郎中挑选的,而是选择了南京户部侍郎程国祥。</P>
户部的这些人,心里都清楚朱由检唤他们来的目的,无非就是清查田亩不顺利。</P>
不过,朱由检却并没有提清查田亩的事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P>
仓场侍郎侯恂一听这话,顿时提起了精神,民以食为天,食就是粮食,那这是他这个仓场侍郎的事啊。</P>
“如今,我大明天灾不断,受灾百姓达百万之众,这一百万张嘴,可都要吃饭。”</P>
“孝宗之前,国积三年粮,孝宗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两年粮,再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一年粮,甚至,有些粮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P>
“到现在,我们还要担忧百姓因为吃不上而造反。”</P>
朱由检这话一出,殿内的大臣撩衣衫就要跪倒请罪。</P>
朱由检拦住了他们,“不必如此。”</P>
“人力焉能抗天工,老天的事,你我都管不了。”</P>
“为了抗衡天灾,朕下令各地,广修水利,囤积粮仓。如今我大明的粮仓有两套体系,一套是军需部管辖的军仓,一套是户部及各省管辖的民仓。”</P>
“百姓常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京师及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各仓,朝廷时常派人去查,也查出了一些贪渎之人,粮仓中的粮食,倒也可信。”</P>
“不过,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就有人敢打粮仓的主意,那其他地方呢?朝廷鞭长莫及,粮仓里的存粮,到底可信多少?”</P>
“侯侍郎。”</P>
侯恂面对朱由检的点名,倒也有了意料,他是仓场侍郎,朱由检一直都在说粮仓,已经有了准备。</P>
“臣户部仓场侍郎侯恂,恭聆圣训。”</P>
“侯侍郎,你是仓场侍郎,管理天下粮仓,各个省份的粮仓里有多少粮食,你清楚吗?”</P>
“回禀陛下,各省粮仓报上来的数字,臣皆已烂熟于胸,然各地粮仓中的实际存粮是否与上报的数字相符,臣就不得而知了。”</P>
侯恂这话回答的很是漂亮。</P>
各省上报的数字,我作为仓场侍郎,我门清,我都一清二楚,这说明我尽职尽责。</P>
但是,我知道的只是各地报上来的数字,但并不知道实际情况。因为我身为仓场侍郎,有时候在京师,有时候在通州,不在地方,对于地方的情况,我也很难掌握。</P>
朱由检淡淡道:“不得而知?”</P>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陆游有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侯恂立刻就听明白了,这是要让他去巡视地方啊。不过,如今清查田亩在即,他此一行,恐怕不仅仅是清查粮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