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P>
朱由检吃过早饭,打了一个饱嗝,自有宫女拿过茶来供朱由检漱口。</P>
朱由检接过茶杯,另有小太监端着痰盂等候。</P>
“今天不错啊。”朱由检起身,来到门外,“传旨兵部侍郎李邦华,让他陪同朕一检阅京营。”</P>
“另让曹文诏,黄得功率五百新军随行护驾。”</P>
…………</P>
京营大校场,其北面有一座高台,可俯瞰整个校场,供检阅使用。</P>
此刻,上面摆满了天子仪仗,王承恩还特意命人摆下了一把紫檀木的椅子,可是朱由检并没有坐,而是扶住栏杆,看向校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P>
接到皇帝要检阅京营消息的京营总戎襄城伯李守锜,提督太监高起潜,两个人急匆匆的赶来。</P>
“高公公,陛下这怎么说来就来呀,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李守锜急呼呼的说道。</P>
高起潜也是满头大汗,“咱家哪知道啊,别管那么多了,快点吧,万岁爷还在那等着呢。”</P>
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惟贤,作为勋贵中硕果仅存的国公,也匆匆赶来陪同,不过英国公张惟贤身体羸弱,由世子张之极搀扶。</P>
“臣参见陛下。”</P>
“奴才参见万岁爷。”</P>
“不必多礼,来呀,给英国公赐座。”</P>
张惟贤躬身道:“臣不敢。”</P>
“无妨。”朱由检直接搀扶张惟贤坐下。</P>
“襄城伯。”</P>
襄城伯李守锜上前行礼,“臣在。”</P>
“京营乃是天下精兵,朕近日以来训练了一批新军,但总觉得还差点意思,所以今天特意带着他们来开开眼,让他们好好看看我大明的精锐之师,襄城伯不要见怪呀。”</P>
“臣不敢。”</P>
朱由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被察觉的诡异笑容,“那就好,襄城伯,把京营的将士都召集起来吧,让朕开开眼。”</P>
“这,”襄城伯李守锜面露难色,看了一眼旁边的京营提督太监高起潜。</P>
高起潜心里不由得骂道:你这个时候看我干嘛呢,这不是给我上眼药呢!</P>
朱由检见此情景,也没有在意,冷冷道:“怎么,襄城伯,你老了没听清呀,还是朕年轻,说话不管用啊!”</P>
“臣不敢,臣这就擂鼓聚将。”</P>
李守锜心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叫来心腹,“擂鼓聚将。”</P>
~咚~咚~咚~</P>
一通鼓响,一名将领带着队伍稀稀拉拉的赶来,其余的也三三两两的来了一点人。</P>
襄城伯李守锜头上就冒了汗了。</P>
二通鼓响,有几名将领带着队伍急匆匆的赶来,不过队形凌乱,沥沥拉拉。</P>
襄城伯李守锜后脊梁也冒汗了。</P>
三通鼓响,才有不少人零零散散的走来。</P>
襄城伯李守锜一个劲的擦汗。</P>
朱由检打眼望去,按照在册人数来看,也就堪堪到了三分之一,他嗤笑一声,“再加一通鼓。”</P>
又是一通鼓声响起。</P>
看着慌忙跑来的士兵,朱由检面沉似水,不过并没有发作,京营糜烂是预料之中的事,“再加一通鼓!”</P>
“黄得功,五通鼓响之后来的人,全都聚集到右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