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九段沙和鸟船(2 / 2)

材料供给方面由唐天天负责,对外宣称这些材料是用于研究所的建设。</P>

生活物资供给由杜宇凡负责,每天三顿伙食,都按极高的标准进行准备。</P>

造船厂的安保工作由韦雅琪负责,必须保证没有陌生人靠近造船厂,对外也是宣称里面在进行研究所的建设,因此不能让闲散人员靠近。</P>

杜宇凡宣布完毕之后,不知情的执勤8队和工兵营的战士都小声议论了起来,但是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安静。</P>

服从命令是这些战士的天职,这些战士看见自己的长官和首长都没有发声,也不再议论。</P>

时间紧迫,杜宇凡宣布完之后,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P>

唐天天带着人去搞材料,韦雅琪她们分散在了造船厂四周开始了警戒。</P>

杜宇凡扔下了胶囊庇护所,让战士开始把胶囊庇护所里面的食材和厨具往外搬。</P>

一部分战士开始搭建灶台,其余的战士开始清理造船厂的地面。</P>

杜宇凡则向赵海清咨询起了造船方案。</P>

由于杜宇凡在这方面是纯纯的门外汉,杜宇凡只好把自己的需求告诉赵海清,看看赵海清有什么意见。</P>

杜宇凡理想中的船,载员要300人以上,速度要快,可以没有防御设施,但是储存空间要够足。</P>

听完杜宇凡的需求之后,赵海清沉思了片刻说道。</P>

“杜兄弟,有这么一款木制帆船应该能满足你的需求。”</P>

看赵海清这么快就有了主意,杜宇凡有些意外,问道。</P>

“赵教授果然专业,这么快就有了想法,是什么样的船。”</P>

赵海清说道。</P>

“明朝鸟船的改进型双层鸟船。”</P>

接下来,赵海清便给杜宇凡介绍起来了双层鸟船。</P>

鸟船起源于17世纪初,是中国古代战船的最后辉煌。</P>

因其在海上航行速度快,形似在海面上高速飞行的海鸟,故而得名。</P>

随着鸟船的不断发展改进,鸟船的最终形态双层鸟船得以问世。</P>

这种双层鸟船,长度约35米,宽约7米,前中后三根桅杆,最长的桅杆约为20米,载员300人以上。</P>

之所以只能承载300余人,是因为在双层鸟船上承载了众多火炮、炮弹以及各种物资。</P>

杜宇凡不需要防御设施,载员和速度还能进一步提升,经过赵海清的估算,配合摇橹的话,速度可以提升到1小时15海里,这对于木质帆船来说,已经是极速了。</P>

杜宇凡听到有双层鸟船这种好东西,连忙问道。</P>

“赵教授,你对这种双层鸟船了解地有多深,能顺利造出来吗?”</P>

“双层鸟船作为古代战船的典型,也是研究的重点方向,而且距离现代比较近,遗留下来的双层鸟船也比较多,我曾经研究过3年的双层鸟船,双层鸟船的构造,部件的制作加工,以及双层鸟船的内部布局,我不说一清二楚,但是要还原的话,问题应该不大。”</P>

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赵海清侃侃而谈,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先前有些懦弱的样子,简直天差地别。</P>

听见赵海清如此自信的话语,杜宇凡也是非常满意。</P>

反正唐天天的第一批材料还没有运送过来,杜宇凡便接着和赵海清讨论起了建造双层鸟船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