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赔罪的四千字(1 / 2)

第二天一早。</P>

吃过早饭后,朱雄英就开始动身,在日出的光芒里,往南走向前往京城的路。</P>

他们把在北平采买的东西,整齐的放在了一个吱呀作响的板车上,跟随马队缓缓而行。</P>

朱棣极力挽留,恋恋不舍溢于言表。</P>

他是真的非常不舍,他还有很多光明伟岸的形象,没有向朱雄英展示。</P>

爱护亲族的燕王,悯农重耕的燕王,还有坚毅果敢不怕吃苦的燕王...</P>

这些名号纷纷与他失之交臂,他很失落。</P>

所以一直到出了城门,他的嘴里还在不住的重复惋惜:</P>

“真是太急了...哎...要是再待上十天半拉月,咱们还能去长城一游,瞅瞅军务...”</P>

朱雄英和朱棣骑马并排而行,阳光照在他的笑脸上,就像是一种颜色,但是他把朱棣的挽留当做了扯淡。</P>

还敢待上十天半拉月?</P>

我说的算吗?你说的算吗?</P>

把京里那三口人惹毛了,我可能会挨揍,可你,是一定吃瓜落!</P>

“真不想走啊...”他摇了摇头,又装出一副唏嘘语气:</P>

“可...实实是耽搁不起了,京里一大摊子事呢,这次出门,不说别的,单单课业就耽搁不少...”</P>

“四叔也知道,侄儿自幼时起,就那个聪慧绝伦,济弱扶倾,还有那个又呃...勤学苦思,笔耕不辍...”</P>

“所谓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说的就是侄儿...呵呵呵...”</P>

朱棣脸上一僵,掩饰不住自己的惊愕。</P>

作为大明的藩王,他见识非凡,也不是没见过往自己脸上贴金的...</P>

可像朱雄英这样,就这么直眉楞眼的自己硬夸自己...这么脆生的,他是头一次见。</P>

哪有人直接告诉别人‘我是个好人乖孩子的’?...</P>

这也太粗糙、太粗俗,甚至太粗鄙了...</P>

况且,谁问你了?</P>

嘶!难不成...是本王含蓄了?</P>

朱雄英没有留意朱棣一脸舔了屎尿的表情,只是扭头对身后一个马位的朱高炽、朱高煦分别笑吟吟的说道:</P>

“没事了就多动动,不行了就让四叔写个条子,当个大头兵操练操练,弓马骑射啥的...你是燕世子,要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理藩,嗯?”</P>

“还有你小子,把你那些海东青养的再胖些,等我下回来北平把它们全部吃掉,嗯?”</P>

朱雄英的话,同时引起了两个人的强烈不适,所以他们只是牵强的笑笑,答应一声:</P>

“诶”</P>

......</P>

直到把朱雄英送出去了三十多里,朱棣一行人才在他连番的催促下,停下了马匹...</P>

又寒暄几句后,朱棣和徐妙云并排站在一起,对朱雄英挥手致意...</P>

等太孙的马队在官道上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他才背着手走向自己的锦辇,准备回家。</P>

这两天招待太孙,燕王府也耽误不少藩务,得赶紧回去拾掇拾掇。</P>

走了两步,他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扭头对身边牵着三娃的徐妙云掷地有声道:</P>

“本王英明睿智,整饬军武,又重视农耕,实乃大明第一贤王!”</P>

“啊?”徐妙云一愣,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P>

“滚!臭不要脸...”</P>

......</P>

和朱棣一行人分别后,朱雄英缓马而行。</P>

离京时要追赶大军,可回京却没甚要紧事,虽说不便拖延,可也犯不上磨着蛋的奔马赶路。</P>

这会,日头大高,黑色的沃野在官道两旁,庄稼抽着嫩枝,拂动着过路的客商、学子和农人。</P>

朱雄英有一张闲不住的嘴,所以他行路之余,每看见一个人,就会舔着笑脸的和人家打着招呼。</P>

他十分的自来熟。</P>

看见头戴蓝方巾的大娘,他会关心人家尥蹶子的骡子,看见背着锄头的干瘦老人,他又问人家田地里的收成,还有一个敞着怀的络腮胡汉子,也被他调侃了护心毛的浓密。</P>

在长途跋涉和朱雄英的滔滔不绝中,雷大虎的脸越拉越长,越拉越臭,跟座下的马脸相得益彰。</P>

从北平到应天,两千多里路,水路要走半个月,走陆路快马扬鞭会更快些。</P>

可按朱雄英这个散步的走法,怕是走上半年都回不去!</P>

朱雄英却依然兴致高昂,用马鞭指了指身后路过的那几个人,然后对他说道:</P>

“雷伯,你瞅刚才过去那小子,腮帮子宽,脑袋壳儿又窄,耳朵还太尖,典型的衙役相...唔...还有那个!赶驴车还捧着书的那个,虽然长的是眉清目秀,可身上却担不住大福...”</P>

“你再看我?渍!咱老朱家往上捯饬三代,这一水儿的凤眼龙睛,一水儿的眉宇上扬,典型的帝王之相嘛!”</P>

雷大虎叹了口气,把马鞭夹在胳肢窝,双手用力的搓脸。</P>

要了亲命了...</P>

“快赶路吧,甭让上位等急了...”</P>

......</P>

应天府,奉天殿。</P>

天色黑透了。</P>

等最后一波臣工陆续出门后,朱元璋和朱标出奇的一致,端起茶盏灌下去,然后靠在椅背上发呆。</P>

都是累的。</P>

南边麓川、北边大漠,战事都是方熄,虽说都是胜仗,可战后的抚慰赏罚比战时打仗更要命,也什么都要操心,熬人的很...</P>

还有高丽今年也不甚稳当,偷偷摸摸的又勾勾又丢丢,一群死爹坑姨夫的崽种,说不准就得动兵干上一仗...</P>

事不大,就是碎,熬的慌...</P>

朱元璋捏了捏眉心,又拿起痒痒挠在背后轻轻的敲着。</P>

又是想大孙的一天。</P>

以往大孙在的时候,膀子困的慌,不用张嘴,保管就有个人儿在后头给捏捏肩,宽宽乏,书案上也总是调理的顺当、宽敞...</P>

可如今,看着乱糟糟的书案上还有一大堆没来得及拾掇的奏疏...</P>

他突然说道:</P>

“派人出京,走官道往外寻寻,催催,啊?”</P>

“出趟门就撒了欢儿,准备过年才回来?像话吗?”</P>

“是”朱标答应一声,又问道:</P>

“传膳吗?”</P>

事多,爷俩从晌午忙活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他早就饿了。</P>

“不传了”朱元璋站起身,抓起桌上的一份奏疏放在怀里:</P>

“回坤宁宫吃,跟你娘说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