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善人(1 / 2)

这会,朱雄英也买了不少东西。</P>

出来一趟不容易,宫里那么多人,还有徐俏儿,尤其他那几个弟弟和宫里还没就藩的小王爷小公主,久居深宫,没见过什么世面,知道有人惦记着他们,就能高兴好几天。</P>

宫里什么都不缺,徐家也是高门大户,主要是个心意。</P>

所以朱雄英讲究一个眼缘,看上了就买,看不上了就爱哪哪去。</P>

最高兴的是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俩。</P>

朱棣管的严,他们出门一趟本就不容易,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招摇逛市,自然兴奋异常。</P>

他们在面具摊前,把面具盖在脸上,又在簪子摊前,把簪子插在头上,又朝着街面上的说书先生扔过去一把铜钱。</P>

彼此挤成一团,身体摇摇晃晃,嘴里叫叫嚷嚷,哈哈笑个不停。</P>

徐妙云在朱棣身后几步的距离缀着,浅笑着看着两个儿子闹腾,要是闹腾的过了,她就走过去拧着两人的耳朵,在他们后脑勺上赏一巴掌。</P>

这次她本来不想出门,可却耐不住朱棣纠缠。</P>

但她也清楚,朱雄英来北平一趟不容易,可能这辈子也就来这一回...</P>

要多留时间给叔侄俩说说体己话。</P>

眼瞧着就到了正午。</P>

朱雄英抬头看看天色,又搂着朱高燧往怀里送了送,扭头对朱棣说道:</P>

“晌午了,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歇歇脚?瞧高燧这一脑门儿的汗...”</P>

说着,用袖口在朱高燧的小脸上抹了一把。</P>

“唔...”朱棣四下看看,辨认了方位,指着左边说道:</P>

“那头不远有个酒楼,挺热闹的,菜味儿也还凑合...”</P>

“唔...”朱雄英点点头:</P>

“那尝尝...”</P>

......</P>

绕过了两个街口,朱雄英一行人在一个酒楼前停下。</P>

看的出来,这是这条街最大也是最豪华的一个酒楼。</P>

酒楼三层高,门庭洞开,门里门外进进出出,很气派,喧闹非凡。</P>

这会歇了晌,也正是上客的时候。</P>

就朱雄英瞄一眼的功夫,几个力巴、书生、买卖人,还有几个抱着笙、阮、琵琶、古琴的歌女进了门。</P>

这些歌女是附近的赶趁,和酒楼有合作,有哪个雅间的客人要听个曲,酒保小厮就会去青楼把她们给请来。</P>

卖艺不...有时候也卖身...</P>

看情况...</P>

进门前,朱棣捋了捋胡子,露出一丝自矜的微笑。</P>

朱雄英来一趟不容易,要把燕藩,尤其是燕王的正面形象给太孙!</P>

所以他笑呵呵的说道:</P>

“呵呵呵...这地方三教九流、人情练达,也更能直接的知道百姓的需求,比听那些王府官员们粉饰太平管用,四叔常来坐坐的...”</P>

朱雄英笑着点点头。</P>

他听得出来,这是朱棣在标榜贤王的同时,也在隐隐的分享一些理念。</P>

同时他也很清楚,燕王对民政是个草包,可对于民间疾苦的理解却很有一套,这都是是当年在凤阳种地演武时留下的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