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P>
朱元璋是在这繁荣昌盛的时候来的,他的到来让热闹的氛围为之一静。</P>
作为皇帝,他不可能露天饮宴,他的身后是一幢古色天香又喜气洋洋、挂满彩灯的大殿。</P>
大殿的台基很高,比路面要高出半个成年人的身子,台基的上面是朱元璋的御桌。</P>
御桌的后方和上方,分别是几扇双龙戏珠的屏风和明黄色的、用来防备土尘的纱帐。</P>
几股用绳子束起的帷幔,从纱帐上荡下来,在清风中随意的飘着。</P>
朱元璋爷孙三个,从侧面走上高台,走到摆满鸡鸭鱼肉的御桌前。</P>
朱元璋掐腰站下,目光扫视着台基下的众臣。</P>
这次是游园宴,流动性很大,台底下只有百八十人官场上的尖子有固定的宴桌。</P>
这些人,要么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干儿子,要么是大明的公侯勋贵和京中顶头的官僚。</P>
朱元璋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盖住众臣见礼的声音,他喝道:</P>
“今天,大伙儿要敞开了肚儿喝,谁英雄谁狗熊,酒碗里头见真章!”</P>
从朱元璋高亢的语气和洪亮的声音可以听出,他很高兴。</P>
在篝火和彩灯的映照下,朱元璋的眼睛闪闪发亮,他一边说一边笑,又一遍遍的告诉臣工,要不醉不归。</P>
这让大臣们有些诧异,一个把尊严和规矩,看的比性命还要重要的皇帝,此刻容光焕发了。</P>
就连徐达和冯胜也在诧异。</P>
记得上一次皇帝这么眼笑飞眉的吆喝不醉不归,还是在鄱阳湖见到陈友谅尸体的那一刻。</P>
看着大臣们也是一脸笑意的附和,朱元璋伸手拿过银壶银盏,倒了一杯酒递给朱雄英:</P>
“大孙,给他们打个样!”</P>
“是…”朱雄英有些兴奋,又有些小心的瞥了眼面无表情的朱标,才往前走了两步,端着酒盏说道:</P>
“众位叔伯爷爷,雄英先干为敬!”</P>
朱雄英端着酒盏一饮而尽,抬头的时候,他看见前方的夜空有着点墨般的深邃。</P>
“大孙好样的!”朱元璋丝毫不吝惜他的夸奖。</P>
在朱雄英这里,任何不值一提的小事都足以让他津津乐道。</P>
一碗酒下肚,臣工们趁着机会又给朱元璋敬了酒,这时宴会的氛围才浓烈了些。</P>
放下酒碗,朱樉和朱棡、朱棣和朱橚窃窃私语说着什么,冯胜和徐达则是拿起筷子夹了口鸭腿放在嘴里。</P>
而之前晋升颍国公的傅友德把盛酒的坛子抱到桌上,拿起小碗舀着喝。</P>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又扭头看向身后的朱标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