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离开这个地方一定距离,这个当地时间与本地时间出现了偏差,导致大脑时间认知错乱,从而发生“异地晕厥”现象。</P>
怎么解决呢?</P>
只需要在本地再容纳一次龙气团,开辟出一条新的循环通路,神识便会记住这新的地方的时间,会自适应地切换过来。</P>
这个理论就是解决时差的问题的。</P>
基于此理论,也顺便解释了不同级别的龙族可以容纳异地时间的上限。</P>
不过,这个理论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基于龙气团的测试并不准确,毕竟不是所有龙族都能在第一次容纳龙气的时候拥有标准龙气团。</P>
于是乎,大量的基于龙气团的计时龙器开始出现,大家通过简单工具便能知晓时间了。</P>
在第二代秒的定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用事后视角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理论:心跳理论、呼吸理论、龙鳞理论、树轮理论等等,黄子兰会把这些当做课堂调节剂讲给潘腾听,让实验课不至于那么枯燥。</P>
可惜潘腾没有相关背景知识,无法理解其中的笑点。</P>
随着龙族不断扩张,他们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大,发展也越来越迅速。</P>
龙气团理论的发表,当时几乎没有引起什么重视,而在其提出者潘清逝世三百世后,才发掘出其正确性!</P>
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神龙界,推动了龙气在时间方面的运用。</P>
第二代的秒的定义是标准龙气团在虺龙龙体内大循环一周的时间为一秒。</P>
第二代比第一代精确了很多,而且摆脱了地理的限制。</P>
这实验也很简单,就是给潘腾一个秒表计时器,摆弄一个虬龙龙体模型,里面有一个龙气团,会沿着一个标准通路循环一圈。</P>
鉴于一圈相当于一秒的时间,一般是多转记录转的圈数和秒表的时间,通过计算平均数来确定一秒的时间,验证一秒的时间就是标准龙气团在虺龙龙体内大循环一周的时间。</P>
只是,随着龙气化生产从最初的龙族集中化,到产业聚集化、自动化、智能化、直至全能化生产铺开,龙族对时间越来越敏感。</P>
第二代秒的定义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在龙气团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龙气分子理论,基于这个理论第三代秒的定义也就出现了。</P>
一个龙气分子在零下467.26度跃迁一次所需时间的倍。</P>
第三个实验是这里面最无聊的一个,打开一个龙器的开关,测试结果就出来了,无聊透顶。</P>
黄子兰将这个教学模具拆开,给潘腾讲解每一部分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听得原主昏昏欲睡。</P>
这也是潘腾唯一动手参与的实验。</P>
三个实验回忆完毕,潘腾回答了黄子兰的问题,一字不差。</P>
“神龙界神秒的定义是,一个龙气分子在零下467.26度跃迁一次所需时间的倍。”</P>
潘腾认真的回答道。</P>
“嗯,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第二个试验了,你课前准备都做了么?”</P>
黄子兰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问道。</P>
潘腾再次点点头。</P>
第二次实验的内容是测量距离,也就是对基本定义米进行测定的实验。</P>
潘腾在昨天的课程卡中就学习了一番,米的定义历史上发生过六次变化,分别是初生代的足米、混沌时代的步米、龙秘时代的圈米、龙体时代的制米、龙智时代的气米、天龙时代的天米、神龙时代的神米。</P>
足米,不同的级别龙族脚长不同,故而定义也不同,对潘腾这种虬龙,则是四足为一米。</P>
这个实验内容非常简单,挨着踩下四个脚印,连起来测量一下,大概就是一米的距离。</P>
足米也是最长的米,相当于一点八倍的神米。</P>
步米,就是虬龙走一步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米。</P>
这个实验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就是走一步,测量一下距离,或者走几步,测量距离后平均一下即可。</P>
这时候的步米相当于一点六倍的神米。</P>
圈米,这是测定神龙界的神王都线的长度,大约是六十极分之一,就是一米。</P>
这个时候的圈米相当于一点四倍的神米。</P>
制米是制作了一批标准米件,简单的话,潘腾看一眼教具,也就是那个标准米件,便算作完成了实验。</P>
难一点便是制作出一个标准件来,使用模型,灌注材料,等待硬化,脱模打磨一番,便得到了一个标准件。</P>
气米,开始使用标准龙气团来测定一米的长度,这个实验也相当无聊,相当于测定秒的第三个实验。</P>
也是打开开关,就听黄子兰叨叨讲个不停了。</P>
天米是在龙气团的基础上以龙气分子为测量标准来进行的,本质上只是更精确了。</P>
神米也是以龙气分子为测量标准,细化了更多的标准,米的定义也就成了一个龙气分子在零下467.26度时跃迁距离的倍。</P>
潘腾认真地点点头,高声回答,自己复习了。</P>
虽然已经穿越到这个新世界一旬了,潘腾还是没有适应那种“啊啊”叫的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