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扬帆荡胸生层云(1 / 2)

压下心中的怒火,朱翊钧读过折子后,拿起杨本庵的奏折问冯保:

“这个衍圣公,一路上都卖些什么私货?”

“这个……皇上,老奴也不大了解详情,听说都是曲阜的出产,孔府地里有枣儿,制成蜜枣,高粱一年也收不少,拿来酿酒,一年也能卖不少钱。”

“岂有此理!孔圣人之后,不做文章却做买卖,这的确如杨本庵所说,辱没斯文。”

说到这里,朱翊钧想起土地兼并的事儿,又补充道:“当然,这天下七十二行,做买卖也算一行。一般人做倒也没什么,衍圣公做就不对了,简直是丢祖宗的脸。”

“皇上所言极是。”

“朕记得,张先生去年冬天平台奏对时,专门谈了山东的事。这个衍圣公不单借进京之机做生意,听说还隐瞒了大量私田。

张先生清丈田地首先从山东开始,就因为衍圣公与阳武侯两家豪门大户侵占民田太多,偷逃了大量田赋。”

“皇上,老奴猜测,杨本庵上了这个题本,估汁是得了张阁老的授意。

张先生首先把衍圣公进京觐见皇上的定例改了,一年变三年,嘿嘿,这对衍圣公家族可是个不小的打击。”

“哦,此话怎讲”

“皇上您想想,去年时衍圣公已经进京见过了皇上,衍圣公今明两年都不得来京。

若皇上准了杨本庵的这份折子,杨本庵那里又铁面无私地清查他的私田。衍圣公即便想见皇上当面诉苦叫屈,这两年他都找不着机会呀。”

朱翊钧顿时眼晴一亮,仔细一琢磨,愈发觉得冯保分析得有道理。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呵呵,这个张先生,真是老臣谋国啊!做事滴水不漏,环环相扣,他起念头要做的事儿,没有做不成的。”

实话说,冯保这人虽然贪财,但大局观还是有的。

这么多年来,虽然小事上与张居正难免有些龌龊,但大事大非上,两人总是配合默契。

冯保见皇上心情不错,这时趁机奏道:“皇上,太后选张先生主持内阁,真是您的福气。”

“嗯,不错。”

朱翊钧点点头吩咐:“这样吧,张先生既然都已经安排好了,这杨本庵的题本,朕准了,待会你就把它发内阁拟票。”

“皇上圣明!”

……

聊了这半天的公事,正襟危坐的朱翊钧感到有些倦了,这会儿从大案台后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在书阁中开始踱步。

案几上,早有西暖阁答应觑空儿送了茶点进来。朱翊钧走过去,自己喝了一小碗莲子羹,也给冯保赏了一碗。

用过茶后,差不多巳时过半,阳光透过窗棂,光柱中尘烟袅袅,扬帆起航的船模,风帆在微微的抖动,仿佛真的在乘风破浪。

一门门青铜火炮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寒芒。

朱翊钧指着中间最大的五桅盖伦帆船,问冯保:“大伴,这艘西班牙大帆船好看吗?”

“皇上,好看!”

其实冯保一走进书房时,就留意到这些船模了。

不过,他现在关注的不是这船模如何漂亮,而是更关心进贡船模的那个人。

冯保伸手摸了摸船模上的火炮,满脸堆笑道:“啧啧啧,皇上,这火炮竟是用青铜做的,这王实可真是大手笔。看样子关岛上真的有大铜矿,哎,就是有点可惜……”

“可惜什么?”朱翊钧转头看向冯保,有些疑惑问道。

冯保装模作样答道:“啊,没……没啥!呃,皇上,老奴正想说一件事,这宝钞库的钱不够用了啊。”

“怎么回事?朕又没怎么花钱,怎的会不够”

见朱翊钧一脸狐疑,冯保只得耐心解释给小皇帝听。

宝钞库的钱是属于皇上的私房钱,其来源主要是一些皇庄与矿山的榷税收人,如各地的金银铜锡矿,都由皇上派太监前往坐镇督办并收取榷税。

近年来,各地开矿虽然数目不少,但收益甚微,税银收入大幅减少,再加上宝钞库最赚钱的宝和店,前年被划到李太后名下。

因此,宝钞库每年的各种进项大约只有十几万两银子。按照惯例,这些钱是皇上拿来作为嫔妃的脂粉钱,身边内侍的赏钱等各样小宗开支。

以前朱翊钧年纪小,还不懂得花钱,花钱的地方也少。所以,前几年宝钞库存的进项多一点少一点也无所谓。

不过这一二年来,皇上懂得花钱了,他虽然还没有大婚,也没有嫔妃,但赏赐内侍买东买西每天都在支出,现在就显得用度不够。

听完冯保的解释,朱翊钧顿时老大不高兴说道:“难道朕花几个钱,就只能在宝钞库支取”

“是呀,”

冯保斟酌了一下措辞,小心回道:“这是老辈儿传下的规矩。武宗皇爷花钱最大方,一高兴就给人赏赐,宝钞库的钱,只够他应付半年的。”

“剩下半年怎么办”

“呵呵,武宗皇爷还不是到处挪借,当然,更多的还想办法扩大宝钞库的收入。”

听到这里,朱翊钧停止了踱步,他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着冯保,摆摆手说道:

“大伴,有话就直说吧!绕了个这么大的圈子,是不是有好办法扩大宝钞库的收入。”

“嘿嘿,皇上英明!老奴就知道瞒不住皇上。皇上,老奴想恳请陛下允许内廷派人进驻关岛,保护皇上的利益不受侵犯。”

“哦,此话怎讲?”

“皇上,您可能不知道,关岛成为内藩后,按照惯例内务府应该派宦官管理关岛铜矿的榷税收入,这可是属于宝钞库,是皇上您的钱。

可现在太后不允许内廷派人进驻关岛,宝钞库这可少了一大笔进项,老奴估计,每年至少损失十万两银子的收益,这可是相当于整个江南的矿税呀!”

“嗤“小皇帝倒吸一口凉气。追问:”有这么多?你确定!”

“老奴敢拍着胸脯保证!皇上您想想,按照规定,旧港宣慰司每年要向朝廷进贡二十万斤铜锭,这铜矿产量得多大呀,稍微收一点矿税,一年下来都不止十万两银子。”

“呃,这件事可不好弄,你当时也在场,母后已经亲口允了张先生,不让你们内廷掺和关岛的事情,再说拉拢关岛王实,控制马六甲海峡,是朝廷的国策。这可不好朝令夕改。”

“皇上,老奴可不敢干涉国策,奴才想太后当时也没意识到铜矿的事情,这矿税毕竟是属于宝钞库的,太后想不到也很正常。

我们内廷可以不派东厂番子,可派出税监这总说得过去吧?况且这关岛矿税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皇上您每天过的这么紧巴巴的,老奴都看得心疼!”

“嗯,有道理。不过这事得找个时间跟母后商量一下,至于成与不成,朕可不敢保证。”

“皇上,您跟太后商议时,还是找个借口的好,这样也容易成功。”

“嗯,有道理。借口嘛?……”

朱翊钧眨巴眨巴眼睛,气咻咻说道:“朕过两年就要大婚了,手头上没有余钱,朕得准备点打赏一应内侍施舍喜钱呢。”

冯保顿时笑得像个弥勒佛:“这个好,这个好。万岁爷这理由正当,太后疼您,肯定能答应。”

他本是个爱钱如命的主儿,皇上变着法子弄钱,他正好从中捞外快,哪有不高兴的?

况且这事情如果办成了,既能够帮皇上捞回银子,改善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印象,同时东厂又可以把手插进关岛,免得张居正撇开他在后面玩手段。

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之?两个人又计较了一番,定下计议。

冯保当下辞了皇上回到司礼监值房,一路上盘算着如何去太后耳边吹吹风,先促成这事再说。

……

万历四年八月十日,天津右卫都指挥使衙门。

杨世发同往常一样巡完哨后,就回到了自己的签事房,因为跟旧港贡使王实的一层关系,他得到了指挥使罗烈成的赏识,已经成了正式的百户,算是升了一级。

坐下还没多久,大门外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刘黑子那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杨大哥,俺们来了!”

杨世发听了,高兴的跑出来,只见刘黑七和一众陕西老乡,都穿着崭新的鸳鸯战祆,一脸欢喜的站在门口。

“黑子,弟兄们,都快进来,快进来坐。你们怎么回来了这么久,今天才有空过来看俺。”

“先让我喝口水。”

刘黑七倒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茶碗,杨世发连忙亲自提来水壶,给一众老乡都倒上。

刘黑七咧着嘴喝了,才对杨世发说道:“杨大哥,俺们回到天津就开始训练,还要监督码头和军营的改造,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来看您?

这不,今天难得放假,弟兄们全上你这来了,中午俺们请客,去得月楼大家好好搓一顿。”

“嗤,得月楼可不便宜,太贵了!换个地方。”

“没事,俺们刚刚发了军饷,弟兄们今天凑了份子,请杨大哥好好的搓一顿。过两天俺们就要出海了,下次相聚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杨世华一听,神情有些黯然:“咋这么急?这码头和仓库还没有完工呀。”

刘黑七看看其他人,把杨世发拉到门外才低声说道:“杨大哥,朝廷急着要铜锭和火铳,已经派人来催过几次了。

皇上让俺们将军早点出发,这里会留下人来主持建设。这不,这几天又招了两千流民。”

“怎么要这么多人?这段日子你们可是招了不少人了。差不多四五千了吧,再招两千,那座旧军营恐怕都塞不下了。”

“没问题的,前面招的这次和俺们一起走。杨大哥你不知道,俺家将军可厉害了,他现在是明威将军,关岛听说有大片的土地撂荒,正缺人呢。

要不大哥你也过来干,将军对俺们这帮手下太好了。俺现在刚升了小旗,每个月饷银就有十块银饼子,就是那中银元,相当于五两银子呢。“

“乖乖,这……这么多!都比我这百户拿得多。”

“那可不,要是杨大哥过来的话,至少每个月有三十块银元,那可是每个月十五两银子。你瞅瞅,除我之外,弟兄们现在还只是列兵,没转正。每个月就有三块银元,等于是一两五钱银子。

这列兵是俺们军中最低等的,三个月训练完后,就会成为三等兵,每个月就有五块银元。再说俺们军中包吃包住,从不克扣,而且顿顿有肉。

我告诉你,码头那些苦哈哈的纤夫知道后,眼睛都绿了。这帮家伙削尖脑袋想给俺们大人当兵。

你说邪不邪门?每次民工的队列训练比俺们当兵的还认真,生怕下次招兵的时候选不上。

杨大哥,你是个外来户,在天津卫虽然是个百户,毕竟没有靠山,将来也没啥子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