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先去再说(1 / 2)

丰碑 吴半仙 1027 字 8个月前

别看陈四平平时一提起要回去接手爷爷的守墓工作就喋喋不休地抱怨,但其实他做起事情来还是挺有韧劲的,也同样能分得清轻重缓急。

知道此时情况需要,陈四平起床之后一句抱怨也没有的和刘晓兵简单收拾了一下吃了点早餐就又去了档案室。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他们几个已经将档案室所存的抗日资料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当初护送白河村的那批抗日联军具体的行动路线。

所得到的信息也只有一句:抗日联军得到消息后紧急赶往白河村护送村民撤离,目标地点延吉,若不得已,可以将村民送进朝鲜。

这就是他们所得到的全部有用信息了。

而这一条信息,可以说是让刘晓兵和陈四平的前路突然变得渺茫起来。

如果说当时抗日联军将人护送到延吉,延吉也战乱的话,那这些人极有可能被送到了朝鲜。

这些人若是去了朝鲜的话,想找人就难了。

为此,刘晓兵颇为郁闷了一阵。

不过很快他就打起了精神和陈四平互相打气:“那个刘婶不是说了,当时李生元的老婆刚生产完身体虚弱,跟一些老弱村民落在了后头,按照他们这批人的身体情况来说,想要长途跋涉到朝鲜太困难了,如果我是抗日联军的话,最保险的应该是在附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将他们安顿下来。”刘晓兵认真分析道,是安慰陈四平,也是安慰自己。

陈四平闻言也表示认同。

“就是,一个刚生了孩子连月子都没坐的女人,肯定不能走太远,兴许就在那个上南沟附近呢?”

“那就先去上南沟找找看!”

留在这犯愁也是毫无进展,还不如去到附近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

二人在此事上一拍即合,当即便确定了上南沟的位置,然后告别了夏春梅直奔上南沟。

上南沟其实距离这里不算远,按照现在的车程来说,也不过就是开车两个多小时的事,但当时交通条件,再加上战争背景,这帮人撤退的就极为困难,兴许得花上一个礼拜才能转移到那边。

刘晓兵和陈四平到达上南沟的时候,天都黑了。

他们也不好进村敲门,就蜷在车上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还是有人敲车窗给他们叫醒的。

刘晓兵迷迷糊糊地将车窗摇下来。

就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站在车窗前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小伙子,从哪里来的呀?在车里住了一宿吗?”

刘晓兵和陈四平连忙道明来意。

老人这才点了点头。

“啊,你们是来找烈士亲属的呀,我还以为你们是来找工作的呢。”

刘晓兵和陈四平对上南沟这个地方也不甚了解,闻言均是一脸不解地对视一眼。

“这地方有什么工作?”

“这地方有个采石场啊。”

老人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据说这采石场有年头了,现在才大兴开采,从清朝开始,就已经有小规模的开采了,这就导致山里有许多隧道,据说当时抗战的时候,村子里不少人都去那里头避难来着,抗日联军也进去过。”

刘晓兵和陈四平闻言眼前一亮。

刘晓兵正欲开口再问些别的,结果陈四平的肚子就发出一声震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