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失踪的亲人(1 / 2)

丰碑 吴半仙 1530 字 8个月前

老牛家的炕头上,牛永贵摆上了桌子,刘晓兵则把自己从档案室里找到影印件,郑重地摊开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是一份旧版档案,竖排版繁体字,牛永贵眼巴巴地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那些字,他起码得有一半不认识。

刘晓兵指着档案上的记录,一字字念道:“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优势装备之敌浴血奋战、周旋苦斗,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共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

八十七岁的牛朝东,听到这里的时候,早已是满面激动,老泪纵横,嘴唇微微翕动,仿佛在回忆着往昔岁月。

“……东北抗日联军于1940年后结束了大规模游击战争,采取逐渐收缩、保存实力的方针,转移到苏联境内进行隐蔽整训,东北战场上只留下了少数小股抗联部队同敌人作战,进行游击活动。”

“……吕文军、赵卫东、陈学礼、牛朝亮……等十三人小分队,活动在石人沟、朝阳岭、许家窝棚、碾子营、鞑子屯一带……坚持游击斗争数月,击毙击伤日伪军八十余人。”

刘晓兵念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牛朝东紧张地问:“晓兵,这后面呢?”

“牛爷爷,这档案就记录到这里,再往后的内容,没了。”

刘晓兵苦笑着说:“就这还是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找到的唯一线索。而且当时留下来的抗联战士太分散,大多数连记载都没有,能找到确切名字的,已经很不容易了。”

刘洪接道:“而且这还是借了吕文军的光,他是抗联三军的一名连长,是个战斗英雄,当时这个小分队就由他带领,不然的话,怕是这点资料都没有。”

刘晓兵点点头:“是的,吕文军的材料我也查到了,他在1941年的时候牺牲了,但是跟他在一起的其他战士,就没有记载了。”

牛朝东抹了抹湿润的眼睛,说道:“唉,那时候很多战士用的都是化名,牺牲了,连个身份都没有,后人想找都找不到啊。”

牛永贵也叹了口气:“别说身份了,大多数连尸首都找不到,好一点的挖个大坑一起埋了,有的直接往山沟大河里一扔……上哪找去啊。”

这话题沉重了起来,牛大嫂打圆场说:“别净想那些不好的,万一人还活着呢?”

人还活着?

刘晓兵眼前一亮,别说,这种可能好像还真的会有啊。

既然现有的线索,不能证明牛朝亮已经牺牲,那就说不定人家并没有死,一直活到了解放后,甚至现在都有可能还建在。

“如果人还活着,那应该是快一百岁了,这种几率简直太小了,再说,如果没牺牲,他干嘛不回来?”

牛永贵是个老实人,疑惑问道。

刘洪赶忙给他使了个眼色,打着哈哈说:“那可不一定,说不准他老人家受了伤,失忆了,或者在别的地方娶妻生子,现在都儿孙满堂了呢。”

“可不是么,我听说呀,有些革命工作不让暴露身份,到死都得保密呢,所以他就是想回来也不行啊。”

牛大嫂也配合着说。

刘晓兵知道,他们这么说,其实就是为了安慰牛朝东,毕竟他的日子不多了,给他一个盼望,也好过天天这样煎熬。

“唉,你们就别哄我了,我心里明白,大哥一定早就不在人世了。他那么孝顺,如果真活着,老娘去世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回来?”

牛朝东心里跟明镜似的,说着又情绪低落起来。

“牛爷爷,不管回不回来,他都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您老别灰心,这档案里写的几个地方,咱们挨着个的找下去,一定会有消息的。”

按照档案上面的地点,一个一个的去找,这件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牛永贵犹豫了下,然后拉着刘晓兵来到屋外,有些为难地说:“晓兵,我倒不是不愿意去,可问题是家里还有好几十头猪,我这也走不开呀。”

刘晓兵笑着说:“牛叔,这件事不用你费心,我已经跟单位请了假,专门去跑你家这件事,再说你和我婶子岁数大了,经不起折腾,只管在家等消息就行。”

“啊这……这怎么能行,你这刚刚参加工作,不能因为我家的事,连班都不上了呀。”

“没事,本来我就是实习期,这件事我已经获得了上级特批,听说我要去寻找烈士,领导们都很重视和支持。所以,只要你们不反对,这两天我就可以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