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平方米的面积,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P>
筒子楼的尽头往往是洗漱间。一整层的住户,都要依靠它来完成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清洁工作。</P>
在这里的住户,早晨排队洗漱也是家常便饭。</P>
筒子楼虽然拥挤不堪,却也给不少人留下美好记忆。</P>
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京市出现了新建的楼房,每家每户开始设置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P>
......</P>
单元楼的春风也刮到了军区。</P>
陆宸,虽然才到军区不久,但他级别本就够带家属随军。加上他又是高考考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以前在沈军区的履历也特别好。就有幸分得了一套在二楼的,六十多平的单元房。</P>
房子,也已经按照谢薇的要求装修好了。</P>
这个时候的装修都比较简单,白墙,绿墙围,暗红的墙脚线,水泥地。</P>
谢薇好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很不喜欢家里好好的墙,非要刷上二百高的暗红墙角线,再刷近一米高的绿色油漆。</P>
全屋都是白色石灰上墙,简洁干净,连油漆都不用。</P>
打家具用的都是实木,刷的也都是桐油,根本用不到“胶”,总得来说,陆宸和谢薇的新家,就是超级环保。</P>
根本不存在房子装修完甲醛超标,需要晾半年以上才能入住的说法。</P>
......</P>
主卧比较大,放置了两张木制的高低床,中间用带有开窗的一整面木制墙隔开。三个孩子和孩子们的外婆一人一张床。床的对面是一整面墙的衣柜。</P>
次卧,放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这是两人在一米八和一米二中间拉扯了很长时间,决定下来的尺寸),两个床头柜,一个梳妆台,和同样一整面墙的衣柜。</P>
至于客厅,兼顾了孩子们学习,和待客的功能。厨房也以储物和实用为主。</P>
奈何丈母娘说什么都不想去,大宝这学期也还有十几天才放寒假。</P>
为了过上“有老婆”的生活。陆宸已经“忽悠”谢薇先搬过去他们的新家。</P>
可惜,谢薇作为被领导看重的下属,还是一个事业心极重的人,竟然比他还忙。</P>
平时不止晚上要值班,星期天更要加班。</P>
如果哪个星期天不用加班,她更是星期六就跑的不见人,要星期一晚上才能回“家”。</P>
对此,陆宸也很无奈。</P>
有时候,他甚至生出媳妇没有工作就好了的念头。</P>
毕竟他的工资又不是养不起老婆孩子。</P>
但这种想法,他是万万不敢表现出来的。</P>
只能祈祷媳妇每个星期天都加班。这样,媳妇又能多在家睡两晚。</P>
两人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后,陆宸感觉有些失落。</P>
主要原因嘛——你懂的,小雨伞的缺席,让这个夜晚的美好体验打了折扣。</P>
“亲爱的,你得救救我。” 被窝里,陆宸牵着谢薇的小手,带着几分委屈和恳求说道。</P>
谢薇也哭笑不得,谁能想到计生用品会消耗得这么快呢?</P>
看来他们得想想办法,不然这种“浪漫意外”还得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