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赈灾人选另择他人,办宴筹款别有意图(1 / 2)

众臣散去,太子和迟非晚对视良久,最后只能化为了一声叹息。</P>

“老师,您这又是何必呢?</P>

时晏他从孝期结束后,就没有离开过京都,便是交友再广泛,他也没有办法在父皇精心培养的暗卫百般监视下,做出什么事来。。。”</P>

迟非晚听了以后,反而一改方才的安静,直接开口打断了太子的话,态度强硬。</P>

“殿下!</P>

您可知当初为什么陛下不肯让文忠侯外放,咬着牙,说什么都不肯让他外放,甚至还将原本应当派去给您的暗卫尽数派到文忠侯监视。”</P>

“这正是孤不明白的地方。”</P>

迟非晚听了太子的话以后,捋着自己的白胡子,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后,开始给太子解释。</P>

“殿下可还记得当初文忠侯生父林如海林大人是怎么死的?”</P>

“这满京都都知道,他是被毒死的,凶手已经落网了,时晏的大仇得报所以对皇家十分忠心。”</P>

“唉——</P>

殿下,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P>

当初林如海被毒死,文忠侯年纪尚小,若是在普通人家,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早就慌了神,怎么可能有条不紊地将家中的各项事都安排妥当呢?</P>

不但让闺中长姐安然度日、发嫁泉州,更能在守孝三年中查明都有谁在其中,孝期过后重返京都,趁着沈、何两家闹事,顺势除掉了剩下的参与之人,逼得陛下不得不认下这件事,亲口处置;</P>

殿下,恕臣放肆,若是您在其中,只怕您也做不到这样吧;</P>

所以陛下细思极恐,此人城府之深、心思之细,远胜常人;</P>

若是他忠心于殿下还好,可若是他有二心,只会更难控制;</P>

所以陛下再三告诫微臣,此事既不能让人知道,更不能让您对他太过信任。</P>

所以,殿下,您万万不可派他离开京都,因为您的信任,他手中已经有了实权,若是离京后再和手握兵权的将领通气,那时就真的悔之晚矣。”</P>

迟非晚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话,太子虽然听着十分有道理,但是对自己御下的本事却依旧十分有信心,不肯听迟非晚的,最后君臣僵持不下,太子只好后退一步,派了迟非晚推荐的次辅商不隐为赈灾主官,霍熠嘉为辅官跟着去,戴罪立功,林承瑞不再参与赈灾的事宜。</P>

听到消息的林承瑞心中大喜,果然,老头出马一个顶俩,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迟非晚对自己有敌意,但是不去赈灾其实才是他的目的。</P>

一来已经十月了,天气渐冷,济南府的大水却还没有退去;</P>

二来,他和霍熠嘉商议的原本就是一人去赈灾一人留守京都观望,随时注意朝中的动向。</P>

“夫君,你好像很开心?”</P>

孟嫣然注意到林承瑞的脸色,有些奇怪的问出了口,林承瑞心中一转,随口编了个瞎话。</P>

“我不用去赈灾,天寒地冻的受罪,还能在家里陪着你和安安,不好吗?</P>

而且表兄去赈灾,正好合了他的心意,省得年关将至还要被舅母拉着去相亲;</P>

这样一来,我们表兄弟俩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干嘛不高兴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