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闻言反问上征途,反骨顺骨一念间(2 / 2)

因为不少县官都只是递了请安折子,所以在送进宫里之前,有些普通的折子需要各部分门别类后再送进去;</P>

其他的,别说八百里加急的,就是三百里加急的都不会送到任何一部,而是直接送进宫里的。</P>

分着分着,林承瑞发现了一个眼熟的地址——方州富贵县。</P>

哟,这不是他那个有骨气的姐夫吗?</P>

说不想被人划到林党,就是不肯听自己的话,那就看看经过妻女的感化能说出来什么,上等的种子都送过去了,要是还做不出来什么政绩,那就真的活该一辈子都爬不上来。</P>

林承瑞看着折子上通篇写着对朝廷送来的粮种表示感谢,以及说粮食今年必定能丰收,看似表达感激实则是给自己上眼药的行为让林承瑞冷笑一声。</P>

只怕林黛玉去的时候没有说清楚,这些种子早就在京都里推行过一年了,送林黛玉走的时候,那几车粮种也报备过了的,就是担心有人会背刺,没想到啊,还真的想背刺。</P>

那就看看究竟谁的手腕更硬一点吧。</P>

林承瑞将折子原封不动的送了上去,太子见到折子以后还特地将林承瑞叫到了跟前问起了此事。</P>

“殿下,微臣当初送他去方州,原本就是想让他在方州替殿下关注着点,只是有些事那时候不能明说,所以便说是微臣让他在那个地方苦熬几年,做出政绩便想法子调他回来;</P>

结果。。。”</P>

“结果他这些年不但一个消息都没有送回来,反而想当着孤的面给你上眼药,战家后人果然名不虚传啊。</P>

既然他想回来,那孤就调他回来,礼部祠部司还缺一个主事,正六品,比他那个正七品的县令高了两级,别说孤不给你面子,既然不肯办实事,那就在清水衙门里享福吧。”</P>

“微臣替家姐谢过殿下。”</P>

林承瑞谢恩后离开,然后琢磨着将哪个人送过去填补空缺对自己最有利;</P>

原本以为凭着姻亲的关系,让战茗逸替他守着方州附近最靠近北地的县可以最快知道北地军队的动向,没想到他不肯啊,非要当什么纯臣,那就老老实实的在清水衙门里养老吧,省得连累林黛玉和自己跟着倒霉。</P>

林承瑞的野心在此刻万分小心,只是军中的势力他还不确定齐家能不能一举拿下,所以还是要谨慎些才好。</P>

太子批复的折子很快就送回了方州,折子里先是肯定了战茗逸的行为,然后就说了让他年末交接的时候回京交旨,甚至特地点明了要带着一家老小。</P>

战茗逸先是高兴不已,三年了,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P>

但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一般回京职位变动,会由吏部下达一份调令,明确什么时间什么职位,但是如此平静的写到折子上,只怕在送来的路上人尽皆知,不一定是什么好事。</P>

战茗逸再三纠结,还是在晚饭后拉着林黛玉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林黛玉也不太懂,便提出想看看折子;</P>

战茗逸猛然间想起自己折子上的内容,只怕林黛玉看了会多心,便推脱说是朝中之事不方便;</P>

林黛玉自然无所谓,只是对于他的疑惑也想不明白,但是知道能回京都还是很高兴,反而劝战茗逸莫要思考太多,一切回到京都以后自有分晓;</P>

此刻战茗逸最应该做的应当是防备有人故意破坏粮食以及秋收的相关问题。</P>

话虽然如此说,只是战茗逸本就疑心林承瑞有不臣之心,否则为何要将自己调到这个能够窥探到军队行踪的县来,打定主意回京后要面见太子将自己的猜测说给太子听,万不能让林承瑞走上断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