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洗三宴会喜洋洋,晦气上门醉醺醺(1 / 2)

因为东宫的礼物,洗三宴会林承瑞也不敢太放肆了,只按照规矩宴请了亲朋好友来参加,安安太小了,也经不起折腾,原本打算大办的洗三宴也就这么缩小了规模。</P>

收生姥姥抱着用绣有祥云红襁褓包裹的林言蹊,按照规矩先是拜了神灵,在供奉了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的香案前拜了三拜,祈求保佑孩子健康成长;</P>

香案上也按照规矩摆放了糕点、瓜果和铜钱元宝类的祭祀用物,主打一个多多益善,吉言吉寓意,林承瑞为了以防万一,干脆摆了满满一桌子;</P>

给安安洗三用的水是由艾草、槐条等对身体有益且驱邪的草药熬制后放温才放到铜盆里的。</P>

害怕呛到安安,用到的铜盆只是正常大小,但是准备了三个,以防添盆的东西太多了,放不下;</P>

原本收生姥姥看到铜盆的时候有些失望,文忠侯府素来大方,怎么用这么普通大小的铜盆,但是看到下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放到她的身前,足足放了三个之多,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吉祥话就没停下过。</P>

打头的是孟夫人,她和林承瑞往中间的铜盆里盛了一两勺的清温水后,放了些寓意好的金锞子进去,有笔锭如意的,有竹报平安的,还有花生的,全是纯金的;</P>

有了这二人的打头,后头的人就开始往里添盆了,什么吉祥如意健康长大的好寓意都往里放,最后三个铜盆都放满才算堪堪止住。</P>

这时候,安安身上的襁褓已经被拿走了,收生姥姥抱着穿着绣了五毒图案红肚兜的安安走到铜盆跟前,拿起一旁的金棒槌在盆里搅和了起来。</P>

“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P>

“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P>

安安被突如其来的水吓到,哇哇大哭,周围的人反而不认为这是晦气,认为这是孩子健康的象征,因为病歪歪的孩子是哭不了这么大声的,所谓 ‘ 响盆 ’ ,就是这个意思。</P>

洗完了以后,收生姥姥还要用生姜为底,上面放艾叶球,象征性的灸一灸安安的头顶,用鸡蛋轻轻地滚一滚脸蛋,用大葱沾水打三下身体。</P>

“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P>

“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P>

“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伶俐,三打富贵。”</P>

林承瑞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剩下的部分在作者有话说里,这里就不多赘述了。)</P>

一整套忙活下来,安安哭得脸都红了,林承瑞有些心疼孩子,四月份的天气还没有那么舒适呢,为了不让安安冻着,整个屋子里都放了炭盆。</P>

饶是如此,林承瑞从收生姥姥接过安安的时候,还是觉得儿子身上有些凉。</P>

“时晏,安安给我吧,我抱进去给嫣然,分开这一小会儿,她只怕也该担心了。”</P>

“有劳岳母。”</P>

孟夫人心疼女儿,不想招待外人,就抱着安安,一脸心疼的回了主院里。</P>

孟嫣然此刻也确实想儿子了,一看到孟夫人进来,赶紧招呼。</P>

“母亲,安安怎么样?”</P>

“哎呦,安安的表现可好了,嗓门大的门外都能听到了。”</P>

孟嫣然摸着儿子红彤彤的脸蛋,心疼得眼泪直掉,对着小脸蛋亲了又亲。</P>

“娘的安安,今日可是遭了大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