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这是礼部尚书的侄女,今年十四岁。。。”</P>
一共十三个,从礼部尚书的侄女到霍家大表姐霍今媛的小姑子,卫嬷嬷详详细细地给自己介绍了一遍。</P>
z“嬷嬷今年倒是见了不少人啊。”</P>
林承瑞也是红着脸,憋了半日才憋出一句来。卫嬷嬷此时已经适应了,把霍家夫人刘氏端午节中暑病了好几个月,中馈重新交给了老夫人李氏,卫嬷嬷记着林承瑞离京之前的嘱咐,就按照往常带着问候礼品去了一趟。</P>
“老夫人缺个积年的老人说话,就让奴婢多去了几趟,尤其是霍家大姑娘回去帮着霍家大爷挑媳妇的时候,奴婢跟着多听了几回,说是明年夏天霍家大爷回来,两家相看相看,没什么问题就直接下定走流程。</P>
咱们府里没有老主子坐镇,奴婢就大胆趁着这个机会把霍家大姑娘说的那几家姑娘记下来,回来写到纸上轴上,老爷你看完了以后,直接烧了什么也不耽误。”</P>
卫嬷嬷一脸惶恐的样子,让林承瑞心里也很是难过,边面上依旧笑呵呵地安慰她,边手动把纸给烧了。</P>
“没事,这件事天知地知嬷嬷知我知,不会给人家的女眷损坏名声的。</P>
既然嬷嬷想替我教养孩子,那过几日我就去找舅婆和舅母,让她们也帮着我留意一下。”</P>
“可不是,明年老爷就二十了,加冠之年就是大人了,而且咱们府里确实安静了些。”</P>
古人娶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女子常年待在后宅,偶尔外出也只是参加亲朋好友家的聚会,压根看不到男子,只能让家里的父兄打听一二;</P>
男子家里若是有年长的女性长辈还好,自然可以接触到不同人家的姑娘,早早的把事情定下来;</P>
若是跟林承瑞似的,家里的长辈都不在了,若是没有卫嬷嬷替他偷偷留心,只怕到时候娶妻就得被人坑了。</P>
家世背景好、家风清正、品德优良、教育好,这样人家的女子更加受青睐,往往十岁上下就已经被人提前定好亲事了。</P>
而男子的外貌品性、学识家风、官阶高低甚至府里祖上是否好色、好赌、好斗都有可能成为女方家是否可以接受婚事的条件。</P>
在卫嬷嬷的眼里林承瑞所有的都是上上等,只有一条,林家子嗣单薄,嫁进来当主母的压力会有些大;</P>
想到这里,卫嬷嬷的心里对贾敏的埋怨更上一层楼,别以为她不知道,后院那三个姨娘都是六七个月能看出男女的时候才流产的事件里没有她的手笔。</P>
林承瑞按照习惯去祠堂待了一夜,然后第二日就去了霍家,一来是探望舅母,二来是问问舅婆能不能帮他留心亲事。</P>
反正南安郡王的哑药已经解除了,带去的兵也尽数交会,在皇帝下令之前,林承瑞是没有什么要紧事的,自然要好好的享受难得的假期了。</P>
老太太也没有反对,只是笑眯眯地拍了拍林承瑞的手,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P>
“是该好好的琢磨琢磨了。”</P>
林承瑞没头没脑的听了这么一句话,满心的疑惑,但也不好久留,因为刑部尚书管沙从文忠侯府追到霍家,就为了让他去一趟刑部。</P>
林承瑞看他急得居然亲自外出了,寒冷的天气里居然热得满头大汗,只好匆匆和霍家上下道别后跟着他马不停蹄的赶回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