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茗逸急得满头大汗,在书房里团团转,倒不是他故意装作这个样子,他是真的很着急。</P>
战茗璞比战茗逸大了十四岁,战茗瀚比他大了十一岁,他的童年几乎是这两位兄长手把手教养的,感情比父亲都深,一看战茗璞犯下这么大的罪过,哪里能不着急呢。</P>
“行了,索性这些年,战大哥再爱钻牛角尖,也没有出过人命,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可是好歹也没有冤枉他们,只是手段欠缺了些;</P>
若是。。。”</P>
“若是什么?承瑞你直说就是,眼下已经没有什么是比能保住大哥一家性命更重要的了,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怕那刘家不肯善罢甘休的。”</P>
战茗逸已经当了两年半的县令,自然是知道事情绝对没有林承瑞说得那般简单,只盼着林承瑞能看着林黛玉的面子上,好歹救一救战茗璞。</P>
“看来你是想明白了。</P>
那刘大财主家世不显,只是他嫡姐是永兴节度使冯胖子的侧室。”</P>
“可是那个生下冯家唯一的儿子的那位?”</P>
“正是,所以要么战大哥赶紧上折子辞官归乡,以后不入官场,又有你我替他和冯胖子从中缓和,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碍;</P>
另外一条路,我不建议走,那冯胖子虽说是太上皇任命的,可是却和皇上的关系很好,若是真走了第二条路,只怕整个战家都会受到波及,所以你还是劝一劝他吧。</P>
我言尽于此,你好好想一想,我在泉州再待两日,若是有想要带回京都的,只管打发人送到船上就是了。</P>
天色不早了,我回房了。”</P>
“好。”</P>
战茗逸在林承瑞离开以后,独自坐在书房一整晚,思考怎么才能让老父开口劝解大哥辞官而不让老父生气。</P>
战茗瀚自知在科举仕途一路上无望,考中举人后就留在金台书院的藏书阁里编书,帮着学生们搜集历年的考题和好的文章。</P>
战向嘉对二子表示理解,可毕竟战茗璞不同,他是被战向嘉和封氏自打年轻时就充满期望的嫡长子,更是为了把战茗璞调回京都,战向嘉把家里多年攒的积蓄,几乎全部拿去吏部疏通了。</P>
若是此时让战向嘉劝说战茗璞辞官,只怕没等到战茗璞辞官,战向嘉就先杀过来臭骂自己一通了。</P>
“唉,坚毅有余,变通不足,仇视作恶的富人。大哥啊大哥,你还是这个样子。唉。”</P>
战茗逸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把自己知道的写成信,让林承瑞转交给战向嘉,看老父自己的决定吧。</P>
林承瑞提前一日和林黛玉道别的时候,林黛玉说起一件事。</P>
“承瑞,南下和亲的公主可是探春表妹?”</P>
“姐姐从哪里听说的?”</P>
“你走后的第二日,就有人匿名送了一封信进府,我这才知道南下和亲的公主居然是三妹妹, ‘ 遣妾一生安社稷 不知何处用将军 ’ ,怎么南安郡王府不让她们的郡主去和亲,偏偏挑中了她?”</P>
林黛玉说起这件事来还是一脸的后怕,林承瑞看着她擦眼泪的动作,心里的羊驼又开始蠢蠢欲动了。</P>
“姐姐,南安郡王府不要脸,但是也不耽误他们祸害别人家的姑娘啊。再说了,让贾探春和亲是两家都同意了的,你难过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