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瑞拿着单子大步离开,回府以后仔细查对府里的府库存银和从借银子回来以后各家人情往来的单子。</P>
林承瑞花了将近七天的时间才看完了将近五十年的单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荣国府害人不浅。</P>
这六十万两银子被借回来以后,林老太爷就一直放在府库里没有动过,一直到贾敏跟着林如海外放到扬州,这六十万两银子才被贾敏以各种名义送回了荣国府整整四十万两。</P>
要知道林承瑞在整个荣国府建大观园的时候,各种花心思也就含泪赚了他们六十万两而已啊,还因为各种原因花了将近八万两,这都是林家上下一心,忙活了将近两年才赚到的血汗钱啊。</P>
结果最后发现居然被贾敏背刺,送了三分之二回娘家,合着里外里林承瑞也只赚回了十二万两,还费心花了两年的时间。</P>
想明白这一真相的林承瑞真的是心如死灰啊,荣国府老太婆着实害人不浅啊。</P>
林承瑞脚步虚浮的从账房里走出来,在外面等着的林忠等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敢在一旁护着不让林承瑞摔跤。</P>
“忠叔,查,当年父亲和太太去扬州后,都有谁留守京都,又是谁替太太给荣国府办过事,全部都查出来,他们的家产和家人全部控制好,速度快些,动静大一点也可以。”</P>
“是。”</P>
林忠带着人离开后,林承瑞回想着自己府上的银子想了想还是决定半月之期到的时候,再带着东西去户部平账就头疼。</P>
“青虎,你扶着卫嬷嬷、孙嬷嬷去公库尤其找到当初荣国府送到咱们府上的节礼,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让两位嬷嬷想办法,务必五天之内把东西一件不落的都放到同一间库房里。”</P>
“是。”</P>
梁自纶从林承瑞给了准话离开后,就按照宫里的意思前往各家传话送信要还钱的准信。</P>
开国皇帝在登基没几年就撒手人寰了,刚建国,百废待兴。</P>
太上皇上位后体恤跟着先皇和自己到处打江山的百官日子过得艰难,就开恩准许各家没有钱的人家去国库借银子度日。</P>
或许本心是好的,可是事态渐渐发展走向了邪路,最后发展成没有在宫里借过钱的官员会受到各家勋贵排挤的歪风邪气。</P>
文官还好,文人讲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清高好名声,对于不肯借钱度日的人家反而会夸几句有气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就算是被武将讽刺也能毫无心理压力的讽刺回去。</P>
可是武将,尤其是四王八公为代表的勋贵们可不讲究这些,过日子嘛,讲究的就是一个舒坦,没钱?借啊!</P>
国库的银子放着也是白放着,反正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还,没人催,又不用交利息,借来花得多好啊,都不用费心去赚钱了。</P>
说不定哪一日皇帝一开心,大赦天下都不用还了呢。</P>
于是,做着这样的美梦,勋贵们越借越多,到后来,有的人家干脆连婚丧嫁娶的钱都靠借了;</P>
梁自纶一派人上门,各家有的是不屑,有的是惊慌,开头那几日着实在京都里闹了一出不小的风波。</P>
宁荣两府开始也着急了一阵,但是后来北静王传话,说是四王八公不必着急,此时还有回旋的余地。</P>
他哪里知道,所谓的余地不过是皇帝搪塞太上皇的瞎话罢了,太上皇眼看着就不好了,心里对于建万寿园急得不行,只是碍于面子才不得不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P>
偏生北静王水溶听了这样的话却依旧深信不疑,甚至还给各家传话,让他们不必把皇帝的想法放到心上,毕竟太上皇还在呢,皇帝说什么都越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