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此案查实之后,吏部尚书并不知交州有这么个曹家的存在,便可知此人与犯官之案无关。</P>
短短几年间,吏部尚书之职更替过于频繁,此时不宜再动吏部尚书之位,再有当朝官员,暂无合适担任此位大臣。</P>
况且如今李怀江以太师身份,攥了这么个把柄在手,吏部尚书日后在朝中面对他和圣上,还不得夹起尾巴做人。</P>
确实,吏部尚书得知自个被心腹下属坑害了一把,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P>
想他从前以六部之首自诩,更是看不惯太师当朝一人独大,多次想法子使绊子。</P>
如今好了,大大滴把柄落在太师之手,好比他脑袋上这颗腔子何时掉落,全凭李太师说了算。</P>
这让吏部尚书怄得恨不能拔刀到内狱,将右侍郎砍杀了解恨。</P>
恭和二年,四月杏花季,又是新一届的杏榜揭晓。</P>
皇宫,御书房。</P>
新帝满意的看着杏榜名录,惨白的面色映出淡淡的青灰,新帝自知他的帝皇之路即将行到尽头,可他不得不再挺一挺。</P>
至少,至少挺到皇榜落幕,为幼子择选一批入仕官员。</P>
伺候在旁的江德,几次悄悄背身抹泪,他自觉愧对先皇的遣嘱,未能照料好皇上的身子。</P>
皇上不过登基不到两年,身子竟都……。</P>
在江德再次侧过身来之时,眼角余光注意到殿前落影,忙揩去眼角湿意,捏嗓禀道。</P>
“皇上,太师来了。”</P>
新帝闻言放下手中名录,高兴的冲来人扬起一笑。</P>
“太师来了。”</P>
李怀江每每目睹新帝一日不如一日的精神,内心惆怅黯然失色。</P>
“微臣,参见皇上。”</P>
“太师不必多礼。”</P>
“臣,谢皇上隆恩。”</P>
新帝笑着冲李怀江招招手,显然,新帝无多大力气站起来,每日早朝都耗尽他当日的精力。</P>
李怀江隐忍着心头难奈,恭敬的近步上前,在新帝的示意下,接过案上的册子名录。</P>
“朕方才看了这些名录,今年入榜的贡生比历往要多,朕以为,本届皇榜可以放宽二十个三甲名额,太师觉得可好。”</P>
李怀江自然明白新帝的意思,接连有地方犯官落网、朝臣动荡,整个朝廷的储备官员少之又少,放宽名额只要入榜的成绩不错,大抵是好的。</P>
同进士放在翰林院染上几年墨汁,同时也是在位帝皇培养心腹人才的地方。</P>
“皇上圣明。”</P>
新帝见太师赞许他的想法,脸上的笑意难得有些小得意,这两年他跟太师姑父学到了更多,也深刻理解了这天下之主不好当。</P>
但只要坐上了这龙位,便不愿下去的。</P>
“既如此,朕与太师便等着今年入朝的进士们,好生欣赏后起之秀的绰越风采。”</P>
“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