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P>
新年头一日清晨,家中的孩子挨个到玉京院拜年。</P>
最先上场的是,咿牙学语的,在爹娘牵着的情况下,能走两步路的小铭预。</P>
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比他爹儿时断口水兜更早些,当年怀溪快四岁了才不玩口水,相比之下,不到两岁的小铭预强多了。</P>
十三岁的铭丰像足了铭笙小时候一样,贺岁词张嘴就来,直接把十岁的铭然干得脑子嗡嗡的。</P>
铭笙和怀溪瞧着熟悉的画面感,皆不由相视一笑。</P>
时过境迁的回忆,恍若隔世般让人不禁回念。</P>
铭丰、铭然就像小时候的铭笙和铭意,秋生内敛懂事的性子,与当初的柏舟如出一辙。</P>
早上拜了年,一大家子,不分男女老幼,皆围坐在正厅的圆桌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P>
临近晌午,李婉回到玉京院正房,将手中最后一封红封,放进了一个金丝楠木制的小匣子里。</P>
匣子里已摞了好几个没拆口的红封,合上匣子,仔细放到一个柜子里。</P>
孙娘见状,嘴角泛起一丝温软的笑意,“夫人每年都给二公子留红封,他日待二公子凯旋而归,定然高兴。”</P>
“哪有当娘的不想儿子,他小子倒是个恨心的。”</P>
孙娘知道夫人嘴上怨怪,心里可紧张着二公子。</P>
风沙雪漫的大漠,临时驻营。</P>
铭意身披厚氅与士兵们围坐在篝火前,火上架着打回来的野物,烤肉香味扑鼻。</P>
此时的他,大大打了个喷嚏。</P>
身旁的乔俊睨了他一眼,“怎么,休战几日,倒染上了风寒?”</P>
“笑话,小爷我身子骨倍棒。”说着,铭意胳膊撞了撞他“倒是你,昨个替我挡的那下,手臂上的伤还疼不?”</P>
乔俊闻言,嘴角轻莞“小事。”</P>
铭意并不知乔俊的真实身世,只知他是大哥的好友,来了军营就是他的好兄弟。</P>
书圆把烤好的野兔递给了主子,“公子,您先吃。”</P>
铭意接过,徒手将野兔肉撕成两半,分了一半给乔俊。</P>
“咱俩一块吃。”</P>
铭意洒脱的真诚,无不触动乔俊的内心,“好。”</P>
在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即将陷入泥沼那刻,是李铭笙将他拉了出来。</P>
李家兄弟的真诚以待,让他重拾活下去的希翼,让他有勇气凭自己的血汗,拼下属于他乔俊不一样的路子。</P>
---------</P>
新年初二,出嫁闺女回娘家这日,亲王府两位姑娘在夫婿的陪同下都回了来,连带着梁亲王也来了。</P>
腆着笑脸,备来厚礼,深怕妹夫一家不欢迎他似的。</P>
思婳与柏舟几个月大的小闺女,白嫩可爱得紧,随着小婴孩的眉眼长大,越发像自己的亲娘,真真是个水灵的美人胚子。</P>
秋灵的肚子再有两个月也该生了,秋灵骨架娇小,李婉眼瞅着她挺着隆起的孕肚,无不提心吊胆。</P>
好在秋灵今年也有二十一,不算早孕早产的年岁,再有长嫂思婳照看,她又没什么可担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