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纥冷哼一声,再度闭上了眼睛不说话。</P>
“为了什么?”乔松见状也不生气,决定再度刺激他一把:“左庶长为大秦征战一生,从先昭襄王时期便开始了,历经四朝大小十余次战争,身上创伤无一不是为大秦所受。</P>
大秦从未亏待过你,高官厚禄以反待之!</P>
可将军呢?却做下这等糊涂之事!</P>
置大秦安危于不顾,置亲族性命于不顾!</P>
置一身荣耀与一生奋斗的目标于不顾!</P>
乔松倒是想问问,老将军到底为何!”</P>
“呵呵……”兴许是被某个词刺激到了,王纥总算是哂笑着开口了:“亏待?公子乃是王上嫡子,可曾听闻过,武安君?”</P>
说出来了?</P>
说出来了就好!</P>
乔松眼睛微微一眯,没有说话。</P>
他早知道王纥背叛的原因,但是他不能说,只能让王纥自己将这件事说出来。只有这样,这话才能传到父王耳中,只有这样,父王才能深思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从而收武将之心。</P>
“大秦待武安君如何?</P>
若不是昭襄王不听武安君之见,该战时不战,不该战时偏要战!大秦如何会遭逢大败!</P>
可怜武安君一代战神,却最终死在了一场从未参加过的战争中!”</P>
王纥那充满了不忿的质问,让牢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P>
哪怕是蒙恬,亦是瞪大了眼睛,不敢大声喘气。</P>
空气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大山压在了他的心头上。</P>
武安君,所有秦人的骄傲,也是所有秦将不愿回想的悲剧。</P>
因为,他们也担心自己是否会有那么一天,会有那么……功高震主的一天!</P>
“武安君吗?”乔松沉吟了一阵:“我明白了。”</P>
“明白?”王纥神色激动的站了起来:“公子没有亲眼见过武安君的风采,如何会明白!昭襄王杀了武安君,到底意味着什么!</P>
是昭襄王,亲手断送了覆灭赵国的机会,却又因为这样的理由冤杀了武安君!”</P>
提起武安君,他心中的怒火仍旧难以平息。</P>
随着他的起身,那束缚着王纥的锁链哗啦啦的作响,发出了一阵令人心悸的碰撞声。刹那间,王纥身上那沙场悍将的气息铺天盖地的朝着乔松涌了过来。</P>
蒙恬唰的一下插入了两人中间,双目死死地盯着王纥满是警告。</P>
显然,只要王纥稍有异动,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扭断王纥的脖子!</P>
乔松置若罔闻,仿佛没有看见王纥的激愤之举,仍旧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先王之事,乔松身为后世子孙不便置喙。然,乔松可以向将军承诺,武安君之事在我大秦的天下,不会再有。”</P>
言罢,乔松转身走出了牢笼。</P>
“将军的审判已经下来了。</P>
刺杀王上信使,违抗军令!</P>
夷三族!</P>
凡将军举荐之人,悉数审查!</P>
但凡勾连者,按罪论处!”</P>
话音消失,乔松已经步入了牢房出口。</P>
王纥怔怔的看了许久,突然朗声大笑:“哈哈哈哈……武安君,你听到了吗!末将为你讨回公道了!”</P>
他旁边的蒙恬不由得为之默然。</P>
身为昭襄王子孙,不便置喙,却又说武安君之事不会再发生。这已经是变相的承认,昭襄王做错了。</P>
而这样的话,不像是一个三岁孩童能说出来的。所以,这是王上的意思吗?</P>
“蒙恬小子……”发泄之后,王纥再度盘坐在了地上:“老夫一生踏错了路,但是老夫不后悔。武安君的风采,你从未亲眼见过,所以无法理解老夫所作所为。”</P>
“但是……不要学老夫!”</P>
“左庶长……”蒙恬面色复杂的看着这个老将军。</P>
“老夫在城西有一别院。大门三丈种着一棵杏树,树下埋着老夫当初跟随武安君之时,向他请教的用兵之道的记录。你可前去,将其取出。”</P>
“左庶长说笑了,蒙恬能否出这大牢,还不一定呢。”</P>
“哈哈哈……小子,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