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也有些于心不忍。</P>
但是跟大明的存亡比起来,别说你的龙子龙孙去自力更生,就是让他们去战场杀敌,马皇后也是会答应的!</P>
她轻柔的拉过朱元璋的手说道:</P>
“我去找刘伯温的时候,他对我说,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让你好好想想这话。”</P>
朱元璋冷哼道:“咱就知道,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问他也是白问!”</P>
闻言,马皇后不由得叹息一声。</P>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偏见,早在当年还是义军的时候就有,如今当了皇帝,反而更严重了!</P>
君臣二人,可以说是互相看不顺眼。</P>
...</P>
...</P>
东宫太子府。</P>
朱樉几兄弟一大早就赶了过来。</P>
手中一个个都捧着一沓宣纸。</P>
这是昨日朱标让他们抄的书。</P>
朱标随意的看了看,倒是都抄的挺认真。</P>
“你们抄完之后,都有何感想?”</P>
朱棣不情不愿地念道:</P>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P>
朱标不耐烦地打断他道:“孤是问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P>
朱棣三人连忙回忆先生讲《劝学篇》时说的话。</P>
“荀夫子是说,学业一道,当坚持不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P>
“这番道理,其实也不仅仅只是用在治学上,治国,治政,同样适用!”</P>
朱标缓缓说道:</P>
“治国治政同样适用,削俸一事,亦是此理!”</P>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P>
“朝廷需要支应给宗室的俸禄同样是越积越多,不削?等着大明的财政被宗室拖垮吗?”</P>
闻言,朱棣三人一阵错愕。</P>
原来如此,就说大哥为何会突然就提出要削减宗室俸禄。</P>
自己每年领多少俸禄,朝廷每年有多少收入,其实朱棣等人都心知肚明。</P>
只是父皇非要给,他们自然不会傻乎乎的不要!</P>
谁会嫌钱多呢?</P>
虽然对于国库来说是大额支出。</P>
但是他们都感觉,问题是不大的。</P>
毕竟他们这才几个人?难道朝廷就养不起了?</P>
只是他们忽略了自己后代也是要领朝廷俸禄的。</P>
经过朱标这么一提醒。</P>
兄弟三人登时便齐齐打了个冷战!</P>
按照朱标所说,总有一天,大明的财政就会被他们这些宗亲拖垮。</P>
到时候,大明亡国,他们这些当祖宗的,都是后代儿孙眼里的罪人!</P>
念及此,朱棡小心翼翼的试探道:</P>
“大哥,那父皇那边...”</P>
朱标摆手道:“父皇那边,你们不用管,他答不答应,是他的事。”</P>
“孤既然决定了,哪怕是父皇不做,日后,孤也是要做的。”</P>
反正圣旨已经发下去了,系统奖励也已经到账了。</P>
朱元璋答不答应,朱标倒还真不在意。</P>
正如他与朱元璋说的那句话一样,你不削,日后我当了皇帝,自己来削!</P>
有了这系统,自己有的是时间等。</P>
前世朱标看过不少关于明朝的书,其中有穿越小说,也有史书。</P>
所有人都直白表达的一件事,就是拖垮大明财政的,就是宗亲俸禄。</P>
明末几十万的宗室,朝廷得有多少钱才能供养的起?</P>
削藩一事,不仅仅要在兵权上做文章。</P>
宗室俸禄,一样是重中之重!</P>
三位藩王相视一眼,都从朱标话中听出了他的决心。</P>
朱樉眼珠子滴溜溜一转。</P>
话锋一转直接拍起了朱标的马屁!</P>
“大哥圣明!”</P>
“大哥说得对,这俸禄就得削!”</P>
看着变脸如此之快的朱樉,朱标三人登时就愣了一下。</P>
朱棣满脸黑线地问道:</P>
“二哥,你这...”</P>
“之前大哥说要削俸禄,反应最大的就是你!”</P>
怎么现在就跟个狗腿似的开始拍大哥马屁了?</P>
你这变脸也太快了!</P>
9,\"htt???vy